[发明专利]一种散热电芯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9203.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4;H01M10/653;H01M10/6553;H01M10/6556;H01M4/7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芯组 | ||
本专利提供一种散热电芯组,它能够快速散热,且结构简单,容易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它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电芯至少具有一种集流体及复合材料,电芯的集流体具有向侧部延伸超出电芯主体的集流体延长部;散热结构体与相邻两个电芯的集流体延长部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构件间接接触以传递热量。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多个电芯组成的电芯组,是一种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由片状集流体、复合材料等构成的储电装置如片状电芯的使用过程中,散热是影响电芯寿命和可靠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因此,普遍采用的从垂直于集流体的方向散热,由于热阻较大,致使电芯的热交换时间长,效果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快速进行热交换且易于生产的电芯组及组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电芯组,它能够快速散热,且结构简单,容易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本专利所述的散热电芯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电芯至少具有一种集流体及复合材料,电芯的集流体具有向侧部延伸超出电芯主体的集流体延长部;散热结构体与相邻两个电芯的集流体延长部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构件间接接触以传递热量。
一般的电芯中的集流体包括相对的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此时的集流体延长部可以是正极集流体延长部或者负极集流体延长部。正极集流体延长部是正极集流体向侧部延伸超出电芯主体(如相对的正负极集流体)形成的,负极集流体延长部是负极集流体向侧部延伸超出电芯主体(如相对的正负极集流体)形成的。散热结构体与正极集流体延长部或负极集流体延长部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构件间接接触以传递热量。
但也有的电芯是只具有一种集流体的电芯,例如固态电池电芯,只有正极集流体,电解液是负极,这种情况下,集流体延长部是其正极集流体延伸超出电芯主体形成的正极集流体延长部。此时,散热结构体与其正极集流体延长部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构件间接接触以传递热量。
中间构件可以是外包装铝塑膜等等。
上述的散热电芯组,散热结构体内部具有通道,通道内有散热介质。
上述的散热电芯组,包括包覆各电芯的壳体,壳体即是散热结构体。
上述的散热电芯组,同一个电芯的多个正极集流体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多个正极集流体延长部贴合在一起,或者,同一个电芯的多个负极集流体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多个负极集流体延长部贴合在一起。
上述的散热电芯组,电芯还包括电芯外包体,电芯外包体包覆在集流体和复合材料的外部。如果电芯是只具有一种集流体的电芯,如固态电池电芯,电芯外包体包覆在集流体、集流体延长部、电解液的外部;如果电芯是具有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两种集流体的电芯,电芯外包体包覆在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集流体延长部的外部;散热结构体与电芯的集流体延长部外部的电芯外包体相接触。优选,电芯还包括正引出极耳或负引出极耳,正引出极耳与正极集流体延长部相连并伸出电芯外包体及散热结构体,负引出极耳与负极集流体或者负极集流体延长部相连并伸出电芯外包体及散热结构体。
上述的散热电芯组,所述电芯是圆柱状电芯,散热结构体与各圆柱状电芯同一侧的集流体延长部相接触。
上述的散热电芯组,所述电芯是片状电芯,多个片状电芯在厚度方向排列形成一列电芯,散热结构体与一列电芯中各电芯同一侧的集流体延长部相接触。最好,它包括至少两列电芯,两列电芯相邻的集流体延长部共同与散热结构体接触。两列电芯相邻的集流体延长部在电芯厚度方向交错布置。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本专利中,导热性能良好的集流体延长部和散热结构体用于电芯与外界的热交换,以及电芯内部各层之间的热平衡,所以电芯的散热效率高、时间短,效果好,电芯内部的温度梯度小,提高了电芯的循环寿命。同时,集流体延长部和集流体是一体,只是把原有的集流体侧向延伸,尺度增大,因此生产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福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