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自适应滑模控制参数的AUV航向角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7704.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英;赵格睿;游粮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6 | 分类号: | G05D1/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算法 优化 自适应 控制 参数 auv 航向 方法 | ||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自适应滑模控制参数的AUV航向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AUV的航向运动模型为
其中,ψ为AUV的航向角,r为偏航角速度,IZ为载体坐标系下的沿z轴方向上的转动惯量;λ66为载体坐标系中沿z轴方向旋转运动产生的附加质量;λ62为载体坐标系中沿y轴方向平移运动产生的附加质量,m为水下航行器的质量,xG为重心在载体坐标系中x轴上的横坐标,u和v分别为水下航行器在载体坐标系下的纵向速度和侧向速度,为合速度;β为侧滑角,描述的是合速度v0与载体坐标系中x轴与z轴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τr为航向输入力矩,d(t)为有界的未知外界扰动,且满足|d(t)|≤d,其中d为外界扰动的上界;为载体坐标系下偏航力矩对角速度r的旋转导数、为载体系中偏航力矩因素对侧滑角β的位置导数,ρ为海水的密度,L为水下航行器在载体坐标系中沿x轴方向的长度,S为水下航行器沿x轴方向的最大横截面面积;x和y分别表示在固定坐标系中AUV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步骤2:将步骤1运动模型中的动力学方程改写为:
其中,h=[c1,c2],Y=[r,β]T,和是模型的不确定性参数,c3=1/mxGu是开环的控制增益;
步骤3:设计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的AUV航向控制律为:
其中,为指数趋近律,滑模面函数为式中eψ=ψ-ψd为航向角误差,为航向角误差的一阶导数;系数k、η和c为通过粒子群算法整定的参数,且三个参数均为正常数;为h的估计值;为c3的估计值;根据航向控制律解算得到的航向输入力矩τr,实现对AUV的航向角控制;
在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系数k、η和c进行整定时,采用的适应度函数为选择动态惯性权重为
其中t为当前迭代次数,G为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并得到粒子速度更新公式和位置更新公式分别为
Vij(t+1)=ω(t)×Vij(t)+a1×rand()×(pbeastij(t)-Xij(t))+a2×rand()×(gbestij(t)-Xij(t))
Xij(t+1)=Xij(t)+Vij(t+1)
其中i代表第i个粒子,j=1,2,3代表粒子的第j维,Xi(t)=[Xi1(t),Xi2(t),Xi3(t)]为粒子i在第t代的位置,Vi(t)=[Vi1(t),Vi2(t),Vi3(t)]为粒子i在第t代的速度;a1、a2为加速度常数;pbeastij(t)为第t代的第i个粒子的个体极值,gbestij(t)第t代的全局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7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