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处罚裁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7156.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0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燕雄;张云生;赖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法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Q50/18 |
代理公司: | 福建如浩律师事务所 35223 | 代理人: | 刘开林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处罚 裁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处罚裁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事件的裁量知识库,裁量知识库包括各种裁量要素;S2、将获取的当前事件信息与裁量知识库匹配,得到当前事件的裁量要素,裁量算法模型根据当前事件的裁量要素,自动生成事件的处理结论;S3、将事件的处理结论发送至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处罚裁量系统,其包括裁量知识库、信息获取模块、裁量算法模型及结论发送模块。本发明不仅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在事件处理时更加高效、准确地作出处理结论,而且能够实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裁量时,解决同事不同判、同城两极端、处理过轻或过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处罚裁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事件具有发生率高、裁量适用的依据条目众多、法律法规立废止更新快、时效性强、复杂等特点,这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处理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处理经验参差不齐,以及因事件情况复杂,工作人员在处理事件时无法高效、准确地作出裁量,且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或者疏忽,导致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事件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裁量时,容易出现同事不同判、同城两极端、处理过轻或过重的问题。虽然目前有些地区开始使用系统来进行辅助处理,但这些系统大多都是作为信息录入、流程管控来使用,其不仅对提高事件处理效率的作用有限,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同事不同判、同城两极端、处理过轻或过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处罚裁量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处罚裁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事件的裁量知识库,裁量知识库包括各种裁量要素,裁量要素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事由、裁量信息、裁量主体、裁量依据及处理情节;
S2、将获取的当前事件信息与裁量知识库匹配,得到当前事件的裁量要素,裁量算法模型根据当前事件的裁量要素,自动生成事件的处理结论;
S3、将事件的处理结论发送至终端,以辅助工作人员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当前事件信息与裁量知识库匹配后,得到当前事件的事由、裁量信息、裁量主体、裁量依据及处理情节;
S22、裁量算法模型根据当前事件的事由确定事件的裁量依据;
S23、裁量算法模型根据裁量依据和当前事件的裁量信息确定初步的处理结论,其中,裁量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及裁量行为;
S24、裁量算法模型根据初步的处理结论和当前事件的处理情节,对初步的处理结论进行裁量叠加调整;
S25、裁量算法模型根据调整后的处理结论和当前事件的裁量主体,对处理结论进行进一步调整,确定最终的处理结论。
进一步地,步骤S23中,初步的处理结论包括处理内容和相应的处理依据;
步骤S24中,裁量叠加调整包括在初步的处理结论基础上进行减轻处理、从轻处理、不予处理、从重处理、加重处理,并得到处理内容和相应的处理依据;
步骤S25中,对于符合裁量依据的裁量主体可以调整进行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理,确定的最终处理结论包括处理内容和相应的处理依据。
进一步地,若不同事件的事件信息与裁量知识库进行匹配后,所得裁量要素中的事由、裁量行为、裁量主体、裁量依据及处理情节相同,即为相同事件或者类似事件,裁量算法模型进行裁量时,得到的初步处理、调整后处理及最终处理的处理结论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法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法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