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品种春季低温抗性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7110.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德超;胡新;付汝洪;葛君;曾辉;倪永静;刘红杰;韩同进;赵敬领;朱培培;孙凤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A01G22/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盈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6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7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品种 春季 低温 抗性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品种春季低温抗性鉴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判断不同品种小麦的抗冻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在小麦幼穗小凹期、柱头凸起期和柱头羽毛凸起期等三个发育时期进行低温处理,且处理温度包括在特定时期致使小麦冻害的起始温度、半致死温度和重度致灾温度,涵盖小麦不同的对低温敏感阶段,并选取生长发育过程中具代表性的性能指标以综合判定小麦抵抗低温春季低温冻害能力。本发明能够明确不同品种的小麦的抗春季低温冻害能力,为小麦春季低温冻害指标确定和检测预警提供了参考,为小麦品种的麦区划分界限和引种、选种、栽培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品种春季低温抗性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与我国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而河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其冬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5%以上。因而河南省冬小麦的稳产和高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小麦品种春季低温抗性是小麦生产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性状,也是反映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决定其适应性、稳产性的重要指标。抗性等级不同小麦抵抗低温的能力有很大差异。
小麦春季低温冻害是春季寒流引起的骤然降温对小麦造成的低温伤害,在黄淮小麦产区一般发生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小麦拔节后,抗寒性降低,一旦遭遇骤然降温,植株体温度下降到冻害发生临界温度以下时,细胞间隙的水分首先结冰,继而细胞内结冰,造成细胞脱水凝固而死。小麦拔节时,幼穗分化处于雌雄蕊分化到要隔形成期,小花正在发育形成,是影响穗粒数的关键时期,进而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时期。
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趋于频繁,而包括河南省在内的黄淮冬小麦种植区的低温冻害发生频次也有所增加,危害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对冬小麦稳产、高产造成重大威胁。譬如,2018年4月份在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和安徽等地出现了强降温,气温降幅在15℃左右,有些地区的气温甚至低至零下。2018年河南省个别地区因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冬小麦产量减产达70%以上,灾害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由于春季低温冻害的天气因素,常规防治困难较大、成本较高,所以,选育、鉴定和利用低温抗性强的品种是防治小麦春季低温冻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明确不同品种小麦的抗冻能力是冬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和冻害防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小麦品种春季低温抗性鉴定方法,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判断不同品种小麦的抗冻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小麦品种春季低温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鉴定品种于田间进行常规盆栽种植,分设试验处理组和对照组;
(2)越冬期调查试验处理组越冬茎数xwg和对照组越冬茎数xwg·ck,并以下式计算待鉴定品种越冬茎数的修正系数αwg:
(3)于低温处理前调查试验处理组茎数xtrfg和对照组茎数xtrfg·ck,并由下式计算待鉴定品种低温处理前茎数的修正系数αtrfg:
且以下式计算确定待鉴定品种低温处理修正茎数xtrfg·α:
(4)在试验组植株的幼穗分别进入对应小凹期、柱头凸起期和柱头羽毛凸起期时,分别取不重复的待处理盆栽样品移入低温室按如下设定重度致灾温度、半致死温度和冻害起始温度三种温度梯度处理:
小凹期分别于-10℃、-8℃、-6℃下移入不重复的盆栽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茎秆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球物理勘探自动收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