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埋线旋转导向钻具组合及工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6987.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新;杨冬冬;陈龙;褚志伟;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47/12;E21B21/00;E21B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赵中霞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旋转 导向 组合 方法 | ||
1.一种煤矿井下埋线旋转导向钻具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埋线送水器(1)、埋线钻杆(2)、转换接头(3)、测量短接(4)、发控短接(5)、旋转导向钻具(6)和钻头(7);
所述埋线送水器(1)包括芯轴(101),在芯轴(101)侧壁内埋设有多条绝缘导线Ⅴ(102);所述埋线钻杆(2)包括外管Ⅲ(201),外管Ⅲ(201)的管壁内埋设有多条绝缘导线Ⅳ(202),且绝缘导线Ⅳ(202)连通所述绝缘导线Ⅴ(102);所述转换接头(3)包括外管Ⅱ(301)和位于外管Ⅱ(301)内的内管(302),且在外管Ⅱ(301)的管壁内埋设有多条绝缘导线Ⅲ(303),且多条绝缘导线Ⅲ(303)一端连通所述绝缘导线Ⅳ(202),多条绝缘导线Ⅲ(303)另一端在内管(302)中汇集成束并连接内管(302)端部的通缆接头(304);所述测量短接(4)包括测量外管(401)和位于测量外管(401)内的测量探管(402),且测量探管(402)连接所述通缆接头(304);所述发控短接(5)包括外管I(501)和位于外管I(501)内并依次串联的逆变电子节(502)和涡轮发电机(503)且在涡轮发电机(503)端部设有通信接口(504),通信接口(504)连接所述测量探管(402),在外管I(501)的管壁内埋设有绝缘导线Ⅱ(505)且绝缘导线Ⅱ(505)连接逆变电子节(502);所述旋转导向钻具(6)包括中心轴(601)、通过轴承(602)套在中心轴(601)外的外套管(603)、嵌在外套管(603)外壁上且沿外套管(603)周向均布的多个推靠巴掌(604)、设在外套管(603)管壁内且与推靠巴掌(604)对应连通的液压油缸(605)、连接液压油缸(605)的电子节(606)和连接电子节(606)的旋转变压器(607);在中心轴(601)侧壁内埋设有绝缘导线I(608),且绝缘导线I(608)两端分别连通旋转变压器(607)和绝缘导线Ⅱ(505);
所述绝缘导线Ⅴ(102)通过绝缘导线ⅤI(8)连接至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能发送旋转导向控制指令,依次通过绝缘导线ⅤI(8)、绝缘导线Ⅴ(102)、绝缘导线Ⅳ(202)、绝缘导线Ⅲ(303)和通缆接头(304)到达测量探管(402)和发控短接(5),测量短接(4)能测量当前旋转导向钻具(6)的姿态值并返回至控制中心(9),发控短接(5)将控制指令通过绝缘导线Ⅱ(505)和绝缘导线I(608)传递至旋转导向钻具(6)以依据控制指令调控液压油缸(605)动作完成推靠巴掌(604)的推靠动作;旋转导向钻具(6)中的电子节(606)根据控制指令给液压油缸(605)供电并调整液压推力的大小,使推靠巴掌(604)以不同推力推靠井壁实现导向钻进的轨迹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埋线旋转导向钻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线送水器(1)还包括设在芯轴(101)一端外壁环形凸台上的导环IV(103)、设在芯轴(101)另一端外壁环形凸台上的导环V(104)、设在芯轴(101)壁面内多个轴向过线孔内的多条所述绝缘导线V(102)且绝缘导线V(102)两端分别连通导环IV(103)和导环V(104)、通过轴承Ⅱ(105)套在芯轴(101)外部的外壳(106)且外壳(106)位于靠近导环V(104)的芯轴(101)外侧以及设在芯轴(101)和外壳(106)端部的上端盖(107)且上端盖(107)内设有与导环V(104)相对应且不接触的导环VI(108)并在导环VI(108)上连有能伸出上端盖(107)的绝缘导线VI(8);所述导环VI(108)上设有环形槽,导环V(104)上设有多个半球形槽且在半球形槽内设有夹在导环V(104)和导环VI(108)之间的金属球(109);所述导环IV(103)内设有圆形槽,圆形槽内设有弹簧II(110)且弹簧II(110)能轴向自由伸缩,在弹簧II(110)内插接有触点II(111)且触点II(111)能随弹簧II(110)伸缩;所述芯轴(101)能相对外壳(106)和上端盖(107)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