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26961.7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齐欢;张初阳;彭钒;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32;B32B27/12;B32B27/18;B32B7/12;B32B9/04;B32B23/10;B32B33/00;B32B37/12;B32B37/06;B32B37/00;B01D17/02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60000 福建省泉州市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油水 分离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油水分离滤膜由依次设置的面层、芯层和底层复合而成,面层材料和底层材料均为疏水材料,芯层材料为亲水材料。本发明的油水分离滤膜为三层复合结构,材料面层为疏水层,在接触水时可使其以水珠的状态存在,并快速将水传导至织物的芯层,并在芯层快速润湿散开,材料底层为疏水层可以起到二次分离效果。本发明提高了传统油水分离滤膜的分离效率,降低了滤膜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主要是利用油和水二者的密度差异或化学性质的不同,通过重力沉降或其他物化反应来完成油和水分离的过程。
工业生产中部分企业采用静置分层原理进行分离,但所需的设备体积较大;有些企业则使用基于纳米膜或者金属网等价格昂贵的滤膜来进行过滤。鉴于传统油水分离方式的过程比较复杂,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效果的滤膜成本又相对较高。因此,亟需制备出一种能够进行高效油水分离、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滤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油水分离滤膜分离效率不佳、不可重复使用、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滤膜,其由依次设置的面层、芯层和底层复合而成,面层材料和底层材料均为疏水材料,芯层材料为亲水材料。
(1)面层材料的选择:常规的疏水非织造材料或者经疏水整理剂整理的疏水材料。
常规的疏水非织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类、聚酯类、疏水ES类或SMS复合材料及类似的双组份非织造材料。
疏水整理剂:含氟树脂类、含脂肪烃长链的季铵盐类或聚硅氧烷类。
面层材料克重范围为15-60g/m2,面层材料幅宽范围为10-120cm。
(2)芯层材料的选择:亲水吸水性好的非织造材料,起到吸水、保水性的作用。
亲水吸水性好的非织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棉类、粘胶类或亲水ES类及类似的双组份非织造材料。
芯层材料克重范围为20-60g/m2,芯层材料幅宽范围为10-120cm
(3)底层材料的选择:常规的疏水非织造材料或者经疏水整理剂整理后的亲水性材料。
常规的疏水非织造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类、聚酯类或疏水ES类及类似的双组份非织造材料。
疏水整理剂:含氟树脂类、含脂肪烃长链的季铵盐类或聚硅氧烷类,
亲水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棉类、粘胶类或亲水ES类及类似的双组份非织造材料。
底层材料克重范围为15-40g/m2,所述底层材料幅宽范围为10-120cm。
(4)复合方式:采用热风粘合、超声粘合或点胶粘合的方式对面层、芯层、底层进行复合,得到油水分离滤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油水分离滤膜为三层复合结构,材料面层为疏水层,在接触水时可使其以水珠的状态存在,并快速将水传导至织物的芯层,并在芯层快速润湿散开;材料底层为疏水层可以起到二次分离效果。
(2)本发明的油水分离滤膜具有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特性,水下对油滴粘附力极低,抗污能力强,对高粘度的油类能表现出优异的抗污性能,能够实现多种油类的油水分层混合液及油水乳液的分离,具有非常高的分离效率,使用稳定性良好,可进行多次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