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6516.0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邱洪;钱依祎;胡晓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N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铁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边缘 计算 管网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预先划分管网区域,获取当前管网内多种类型仪表各自采集的仪表数据;利用智能网关接收并存储仪表数据,将仪表数据按照仪表的监控对象进行预处理,得到每种类型中每个仪表对应的仪表子数据;智能网关以边缘计算为基础,利用漏损分析算法分析每个仪表所对应的仪表子数据以判断管网是否发生漏损;当监测到管网发生漏损时,将管网内仪表对应的分析结果和仪表子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当监测到管网正常时,不操作。本发明只提供漏损相关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避免了仪表数据实时上传备份,大大减少了后台数据工作量,同时,能够及时监测漏损,提高漏损监测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管道被埋藏于地下形成管网,用于传输水、气、油等不同类型的液体或气体介质,其中,使用相应的仪表监测各类管网是否发生漏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的漏损监测系统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第一,大量监测仪表实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采集数据,导致服务器需要处理所有仪表的采集数据,使得服务器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处理采集数据,增加了服务器的工作量,同时,造成无法及时有效得到漏损状况;
第二,由于为了将所有仪表监测的采集数据同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特别是针对大区域内采用无线传输采集数据的仪表,无论仪表的采集数据是否正常都会照常上传,因此,不仅导致浪费了数据流量,还占用了数据信道。
综上,现有漏损监测系统无法及时有效的监测到管网的漏损状况。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漏损监测系统无法及时有效的监测到管网的漏损状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方法,包括:
预先划分管网区域,获取当前管网内多种类型仪表各自采集的仪表数据;
利用智能网关接收并存储仪表数据,将仪表数据按照仪表的监控对象进行预处理,得到每种类型中每一个仪表对应的仪表子数据;
智能网关以边缘计算为基础,利用漏损分析算法分析每个仪表所对应的仪表子数据以判断管网是否发生漏损;当监测到管网发生漏损时,将管网内仪表对应的分析结果和仪表子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当监测到管网正常时,不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预先划分管网区域,获取当前管网内多种类型仪表各自采集的仪表数据;
预处理模块,利用智能网关接收并存储仪表数据,将仪表数据按照仪表的监控对象进行预处理,得到每种类型中每一个仪表对应的仪表子数据;
漏损监测模块,以边缘计算为基础,利用漏损分析算法分析每个仪表所对应的仪表子数据以判断管网是否发生漏损;当监测到管网发生漏损时,将管网内仪表对应的分析结果和仪表子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当监测到管网正常时,不操作。
如上,本发明基于边缘计算的管网漏损监测方法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智能网关进行边缘计算,提前分析处理管网区域内各种仪表的仪表数据,通过分析仪表的仪表子数据实现预判,判断当前管网区域内是否存在漏损,从而只需将漏损相关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避免了仪表数据实时上传备份,大大减少了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工作量,同时,利用智能网关边缘计算也能及时发现漏损,提高漏损监测准确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闸阀阀体加工用研磨装置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切换基准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