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衬底上微米级样品吸收光谱的测试系统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26489.7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风;眭新雨;姜传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衬底 微米 样品 吸收光谱 测试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衬底上微米级样品吸收光谱的测试系统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对透明衬底、待测样品和空气分别进行成像并采谱,得到三类测样的透射光强度,根据三类测样的透射光强度计算待测样品的吸收率和吸光度;成像过程包括:开启成像光源和探测光源,探测光源发出的探测光依次穿过透镜、小孔和缩束物镜照射至测样上形成光斑,成像光源发出的成像光照射至测样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经成像物镜收集后送入感光元件对光斑进行成像,通过调整透镜和小孔间的距离,成像的光斑直径≤4μm;采谱过程包括:开启探测光源,探测光源发出的探测光依次穿过透镜、小孔和缩束物镜照射至测样表面发生透射,透射光经成像物镜送入光谱仪进行采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谱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收光谱的测试系统装置及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透明衬底上微米级样品吸收光谱的测试系统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器件的尺寸日益减小,在纳米材料上设计精细的特征结构成为当今微纳电子器件的研究热点。对纳米材料及构建的微纳结构基本光学性质的表征(如吸收光谱)则是理解纳米材料各种物理现象的基础,同时也能对纳米材料构建的微纳器件的性能进行表征。
CN210803269U公开了一种原位高压吸收光谱测量系统,其包括:光源单元,至少用于提供对待测样品进行照射的入射光束;扩束准直单元,至少用于对所述入射光束进行扩束准直以形成平行光束;第一显微物镜单元,至少用于将经扩束准直后的光束导入高压样品容置单元的高压腔内;高压样品容置单元,至少用于为待测样品提供高压测量环境;第二显微物镜单元,至少用于将所述高压样品容置单元的高压腔内的待测样品出射的出射光束导入光谱处理单元;光谱处理单元,至少用于对所述的出射光束进行光谱检测并对获得的光谱进行分析处理。
CN110940640A公开了一种强光吸收光谱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光谱测试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单元;吸收单元,其设置于激光发生单元的激光束射出方向,吸收单元用于提供激光束需要经过的测试用大气,并对大气参数进行调整;辅助测试单元,其包括两个分光测试组件,两个分光测试组件分别用于测量经过吸收单元前后的激光束的功率;衰减聚焦单元,其用于衰减经第二分光测试组件透射的激光束,并将衰减后的激光束进行聚焦;测量分析单元,其用于对聚焦后的激光束进行测量分析。
由于纳米材料的边界效应,当探测光束尺寸大于纳米材料时,纳米材料的边缘将对光束产生明显的散射,宏观测量方法受散射效应影响较小,但仅适用于样品为单一材料且对光有足够吸收时,对异质结或具有特征结构的样品等,宏观测量方法不再适用。而一般的微区测量方法光束尺寸大于样品尺寸,无法避免散射效应的影响。因此,如何获得透明衬底上微小样品或精细结构器件的精确吸收光谱是纳米结构吸收光谱测量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衬底上微米级样品吸收光谱的测试系统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有利于消除微米级样品边缘散射效应的影响,与现有的测量吸收光谱的分光光度计相比,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吸收光谱。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衬底上微米级样品吸收光谱的测试方法,所述的测试方法包括:
对透明衬底、待测样品和空气分别进行成像并采谱,得到三类测样的透射光强度,根据三类测样的透射光强度计算待测样品的吸收率和吸光度;
所述的成像过程包括:开启成像光源和探测光源,探测光源发出的探测光依次穿过透镜、小孔和缩束物镜照射至测样上形成光斑,成像光源发出的成像光照射至测样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经成像物镜收集后送入感光元件对光斑进行成像,通过调整透镜和小孔间的距离,使得成像的光斑直径≤4μm,光斑直径可以是2.0μm、2.2μm、2.4μm、2.6μm、2.8μm、3.0μm、3.2μm、3.4μm、3.6μm、3.8μm或4.0μm,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