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6059.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芬;郭洁;杨宇;李逸凡;黄健钊;朱致远;刘惠;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13/25;F03B13/18;F03B15/00;F03B13/10;F03B3/18;H02K7/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发电 装置 海洋 综合利用 系统 | ||
1.一种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固定支撑结构(10)、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10)顶部的风能发电子系统(20)、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10)海平面位置处的波浪能发电子系统(30)、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10)底部的潮流能发电子系统(40);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自调节式机械传动装置(50),所述波浪能发电子系统(30)通过自调节式机械传动装置(50)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10)上;其中,波浪能发电子系统(30)包括俘能摆板(31)和机械式整流PTO模块(32),所述俘能摆板(31)与机械式整流PTO模块(32)铰接;自调节式机械传动装置(50)包括筒形底座(51)、内圈环形架(52)和外圈环形架(53),所述筒形底座(51)固定套装于固定支撑结构(10)的海平面波动段,筒形底座(51)外侧设有竖直导轨(511),所述内圈环形架(52)内侧与所述竖直导轨(511)适配安装,使内圈环形架(52)能够相对筒形底座(51)上下滑动;所述内圈环形架(52)外侧设有环形导轨(522),所述外圈环形架(53)内侧与所述环形导轨(522)适配安装,使所述外圈环形架(53)能够相对内圈环形架(52)实现圆周滑动;所述外圈环形架(53)外侧一端与所述机械式整流PTO模块(32)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环形架(53)外侧的另一端设有波浪方向自适应装置(55),所述波浪方向自适应装置(55)包括传感器、海底光缆、交换机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器布置在远海海域用于监测波浪信息,通过所述海底光缆将信号传递至所述交换机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从而控制所述机械传动装置(50)实现智能姿态调节,提升波浪能发电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环形架(52)内侧设有与所述竖直导轨(511)适配的滑块(521),内圈环形架(52)通过滑块(521)连接在筒形底座(51)的竖直导轨(5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环形架(53)内侧设有与所述环形导轨(522)适配的导轨滑槽,所述环形导轨(522)嵌置于导轨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底座(51)的竖直导轨(511)的上下两端设有缓冲防护装置(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整流式PTO模块(32)包括连接轴(321)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321)两端的两组单向离合器(322)、输出轴(323)和发电机(324);所述机械整流式PTO模块(32)通过连接轴(321)与俘能摆板(31)铰接,连接轴(32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所述单向离合器(322),通过输出轴(323)与所述发电机(324)相连接;所述连接轴(321)左右两侧的单向离合器(322)方向相反,通过波浪驱使俘能摆板(31)以连接轴(321)为轴进行往复摆动,分别带动一侧输出轴(323)单方向运转,从而驱动单方向摆动对应单个发电机(324)发电,保证波浪能发电子系统发电的连续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风、浪、流能发电装置的海洋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流能发电子系统(40)包括对称布置于固定支撑结构(10)两侧的两个潮流能发电装置,每个潮流能发电装置均包括一增速导流罩(41)和一水平轴水轮机(42),所述增速导流罩(41)为圆形导流罩,通过导流罩支架(43)固定于海床;所述水平轴水轮机(42)设置于增速导流罩(41)内部,通过水轮机支臂(44)安装于固定支撑结构(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0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离心卡合机构的旋转拖把清洁工具
- 下一篇:一种开胃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