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5215.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温贺;杨森;徐静;王文华;商志伟;田恩阔;王仙萍;梁龙兵;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破 紫苏 种子 休眠 试剂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涉及紫苏种植、育种技术领域。该试剂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步骤:步骤一.种子采集;步骤二.种子预处理;步骤三.种子消毒;步骤四.试剂配制及浸泡;步骤五.催芽。本发明研究出了特定试剂的配制方法,通过研究浸种方式及时长对新收获具有休眠期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的浸种方式和浸种时间,并开发了对应的催芽方法,得到了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以打破90%以上新种子的休眠,并且3‑4天内快速萌发,本发明对于紫苏育种加代、缩短育种年限和不同季节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苏育种加代、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唇形科紫苏属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应用大约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随着人们对紫苏保健价值的认识及开发,紫苏各种相关产品价格新高,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紫苏油产品,每公斤紫苏原油约为130-550元,每年市场缺口量仍为60%。紫苏叶作为鲜食蔬菜,全年都有需求,市场需求量约4000-5000吨/年,价格每吨约在15-50万元。日本在我国的山东及江苏等地均有数千亩订单生产紫苏叶出口,一年两季进行生产。这些产业就要求从紫苏种源上有必须的保障,但目前紫苏种子产业发展中存在两大问题:一为优质高产紫苏品种匮乏,品种选育进程缓慢;二为反季节种植种源缺乏。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紫苏新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休眠期长达4-5个月,新收获种子播种基本上不能萌发,造成选育的紫苏新材料每年只能繁育一代不能加代,选育进程缓慢;而另一方面老化的紫苏种子活力极低,出苗不整齐,对田间逆境的抵抗能力下降,反季节紫苏种植就缺乏当季新的种子,用旧种子则用种量大、出苗差、苗长势及抗性弱。因而,对紫苏新品种选育和反季节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探索打破紫苏新种子休眠的方法,对于缩短紫苏新品种育种年限和不同季节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
赤霉素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加速生长和发育,使之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或改进品质;还能打破某些植物种子、块茎、鳞茎等器官休眠,促进发芽。但是赤霉素的溶度对植物的活力有着较大的影响,浓度和浸泡时间不合适造成种子死亡。本发明以赤霉素为基础物质,选配试剂,对紫苏新种子进行浸种时间、方式等研究,以期研究出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较少及药剂配制复杂不易获得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解决了紫苏新种子具有休眠期直接播种不能发芽的问题,能够促进紫苏新种子快速萌发。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步骤:
步骤一.种子采集: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采收成熟饱满紫苏种子,剔除干瘪、发霉、颜色不同的劣质种子,将种子晾晒干后装袋保存;
步骤二.种子预处理:将优选后的紫苏种子用水清洗10分钟,清除表皮的灰尘、蜡质等;
步骤三.种子消毒:将紫苏种子先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分钟,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再用酒精冲洗两次;
步骤四.试剂浸泡:取赤霉素加入酒精中,搅拌使粉末全部溶解,然后加水进行定容,混合均匀溶液。步骤三中处理过的种子装入纱网袋或无纺布袋中放入试剂,在25℃的恒温环境内种子在试剂中浸泡9-12个小时,得到吸胀的种子;
步骤五.催芽处理:将经步骤四中处理过的种子置于温度20-22℃、湿度50%、光照13h的恒温箱中进行催芽。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在通过水源冲洗时需要通过无菌水进行冲洗,且最后使用酒精冲洗的酒精溶度为75%的酒精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