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芯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954.3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威;曹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谭健洪;莫瑶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电流传感器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芯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纳米晶合金带材卷绕为磁路长度大于8cm的磁芯;步骤二,将所述磁芯置于真空环境,在150℃至700℃下进行热处理10至1200分钟,经过热处理后的磁芯在常温下冷却10至60分钟;步骤三,对磁芯施加横向磁场,所述横向磁场持续时间为10至150分钟,所述横向磁场的磁场强度为50至1500Gs,同时在150℃至500℃下保温10至120分钟,经保温后的磁芯在常温下冷却10至60分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纳米金合金磁芯的初始导磁率μi提升至180000以上,比现有同等磁场长度8cm以上的纳米晶合金产品初始导磁率上升60%,有效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芯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芯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是新能源车中极其核心的部分,其中电池包的SOC(剩余电量)计算是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影响续航里程的准确性还关系整个电池包的安全与寿命;电池包的过充和过放都会对电芯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为保证电池包不受过充和过放的影响,因此精准确定SOC显得十分重要,而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又是精准确定SOC的直接因素。
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电流传感器由于其纳米金合金磁芯的初始导磁率不足,导致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还不能很好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芯热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纳米金合金磁芯的初始导磁率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芯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纳米晶合金带材卷绕为磁路长度大于8cm的磁芯;
步骤二,将所述磁芯置于炉内并抽真空,在150℃至700℃下进行热处理10至1200分钟,经过热处理后的磁芯在常温下冷却10至60分钟;
步骤三,对磁芯施加横向磁场,所述横向磁场持续时间为10至150分钟,所述横向磁场的磁场强度为50至1500Gs,同时在150℃至500℃下保温10至120分钟,经保温后的磁芯在常温下冷却10至6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纳米金合金磁芯的初始导磁率μi提升至180000以上,比现有同等磁场长度8cm以上的纳米晶合金产品初始导磁率上升60%,有效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经热处理的磁芯的静态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示意图;
图2为经热处理的磁芯的基本磁化曲线和磁导率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磁芯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纳米晶合金带材卷绕为磁路长度大于8cm的磁芯;
步骤二,将所述磁芯置于炉内并抽真空,在150℃至700℃下进行热处理10至1200分钟,经过热处理后的磁芯在常温下冷却10至60分钟;
步骤三,对磁芯施加横向磁场,所述横向磁场持续时间为10至150分钟,所述横向磁场的磁场强度为50至1500Gs,同时在150℃至500℃下保温10至120分钟,经保温后的磁芯在常温下冷却10至60分钟。
如图1,图2所示,热处理后的纳米金合金磁芯的初始导磁率μi提升至180000(180k)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