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630.X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雄伟;张晶晶;江无颜;孙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丽丽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借款人 账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方法,属于金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其中借款人账户涉及融资事件;以及响应于监测到借款人账户收到应付款项,通知信贷系统基于融资事件对借款人账户执行扣款操作。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金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融资通常需要基于真实的贸易信息进行。融资方即借款人(如一般企业法人,小型或微型企业,以及个人等)在某种贸易关系中通常作为售货方与购货方(如核心企业等)签订贸易合同,并基于与购货方的贸易金额向贷款方(如银行)申请贷款,例如申请信用贷款。在此过程中,借款人为了保证其信用度,需要及时地进行还款,因此购货方对售货方即借款人的付款便成为该融资的主要还款来源。
在实现本公开发明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借款人收到付款后,要么需要亲自登录网银系统或者亲临柜台归还贷款,因而比较麻烦,甚至可能导致还款不及时;要么借款人在收到付款后可能挪用资金,导致无法归还贷款。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借款人信用度降低,并且均会给银行的融资业务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方法,包括: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其中上述借款人账户涉及融资事件;以及响应于监测到上述借款人账户收到应付款项,通知信贷系统基于上述融资事件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执行扣款操作。
可选地,上述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响应于接收到付款人针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推送的付款消息,对上述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其中上述付款人也涉及上述融资事件;响应于接收到上述信贷系统针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推送的监测通知,对上述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
可选地,还包括:在上述通知信贷系统基于上述融资事件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执行扣款操作之前,确定支出上述应付款项的付款人或付款人账户是否也涉及上述融资事件;其中,响应于确定上述付款人或上述付款人账户也涉及上述融资事件,通知上述信贷系统基于上述融资事件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执行扣款操作。
可选地,还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付款人或上述付款人账户并不涉及上述融资事件,不通知上述信贷系统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执行扣款操作。
可选地,上述付款消息包括:付款方和付款金额;上述确定支出上述应付款项的付款人或付款人账户是否也涉及上述融资事件,包括:确定支出上述应付款项的付款人或付款人账户是否与上述付款消息中包含的上述付款方一致;确定上述应付款项对应的金额是否与上述付款消息中包含的上述付款金额一致;以及响应于付款方一致且付款金额也一致,确定上述付款人或上述付款人账户也涉及上述融资事件。
可选地,上述付款消息包括:付款方、付款金额和付款时间段;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上述付款时间段内一直未监测到上述付款方向上述借款人账户支付上述付款金额,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推送上述付款消息的付款人。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对借款人账户的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监测系统发送的针对借款人账户的扣款通知,基于上述借款人账户涉及的融资事件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执行扣款操作;其中,上述监测系统用于对上述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并响应于监测到上述借款人账户收到应付款项,向信贷系统发送上述扣款通知。
可选地,上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监测系统对上述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之前,获取付款人针对上述借款人账户推送的付款消息,其中上述付款消息包括贸易信息;以及基于上述贸易信息确定上述付款人和上述借款人账户是否均涉及上述融资事件;其中,响应于基于上述贸易信息确定上述付款人和上述借款人账户均涉及上述融资事件,通知上述监测系统对上述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