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带圆极化背腔交叉偶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4622.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范均;秦风;林江川;蔡金良;高原;赵刚;严志洋;吴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极化 交叉 偶极子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超宽带圆极化背腔交叉偶极子天线,包括交叉偶极子、同轴传输线和复合背腔,所述交叉偶极子置于所述复合背腔上方,所述同轴传输线穿过所述复合背腔后与所述交叉偶极子相连;所述交叉偶极子包括介质板、相位延迟线和多个金属辐射臂,多个所述金属辐射臂均匀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金属辐射臂由所述相位延迟线连接,使所述金属辐射臂之间产生正交的相位从而激励起圆极化电磁波。本发明的交叉偶极子天线可实现超宽带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这对进一步拓宽交叉偶极子天线的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的交叉偶极子天线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易于与系统集成,利于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环境感知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宽带圆极化背腔交叉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相比于线极化天线,圆极化天线具有抗多径干扰和消除极化失配的优势,同时在收发系统中,采用圆极化天线时对收发天线对准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基于以上优异特性,圆极化天线已在电磁环境感知与测试、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电子系统的大量使用,其工作时会向空间辐射频带范围宽、能量各异、极化不同的电磁信号,使空间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为实现复杂电磁信号的高置信度测试,不仅需要单个天线可覆盖多个频段,同时还要求天线的体积小、尽可能紧凑。因此,对圆极化天线特性,如:带宽、体积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年来,交叉偶极子天线由于其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为实现复杂电磁信号的高置信度测试,已有一些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研究的报道。然而,设计的圆极化交叉偶极子天线阻抗带宽(-10 dB impedance bandwidth, IBW)和轴比带宽(3 dBaxial-ratio bandwidth, ARBW)普遍较窄。据公开资料显示,已知的交叉偶极子天线目前最高能实现的带宽是潘咏梅等于2018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Propagation第66期上发表的论文“Design of wideb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using coupled rotated vertical metallic plates”中报道的,其可实现相对带宽为115.2%的阻抗带宽和106.1%的轴比带宽;并且,该交叉偶极子天线尺寸较大,相对尺寸为0.59λ0×0.59λ0×0.24λ0,其中:λ0为天线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复杂电磁环境的高置信度测试要求测试天线尺寸尽可能小,以减小天线尺寸过大带来的空间场扰动,提升测试准确性。
因此,亟需发展结构紧凑且具有更宽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的圆极化天线,以满足日益复杂电磁环境的高置信度测试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现有交叉偶极子天线带宽不足且天线尺寸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宽带圆极化背腔交叉偶极子天线,其具有超宽带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该天线不仅可实现相对带宽高达125.2%的阻抗带宽和120.1%的轴比带宽,且具有紧凑的结构,相对尺寸为0.54λ0×0.54λ0×0.23λ0,易于促进复杂电磁环境高置信度测试技术的发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宽带圆极化背腔交叉偶极子天线,包括交叉偶极子、同轴传输线和复合背腔,所述交叉偶极子置于所述复合背腔上方,所述同轴传输线穿过所述复合背腔后与所述交叉偶极子相连;
所述交叉偶极子包括介质板、相位延迟线和多个金属辐射臂,多个所述金属辐射臂均匀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上下两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金属辐射臂由所述相位延迟线连接,使所述金属辐射臂之间产生正交的相位从而激励起圆极化电磁波。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板上下两侧的所述金属辐射臂呈中心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