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546.8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越染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3/34;D06B3/36;D06B15/09;D06B23/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4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连续 并联 染色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包括主支架和固定在主支架顶部的染色箱,主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回收箱,主支架的顶部固定有织物收卷装置,染色箱的右侧固定有导流板,染色箱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传动辊机构,染色箱的顶部设置有织物压紧机构,染色箱设置有染液混合机构,主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织物压干回收机构,本发明涉及织物染色技术领域。该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通过可调节传动辊机构的设置,可将两条织物进行分开,同时对织物进行限位,使得装置能同时对两条织物同时进行染色,工作效率高,通过织物压紧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织物进行初步压紧定位,防止织物发生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染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绕结和连接是纱线能构成的三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染色即染上颜色,也称上色,是指用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色,织物染色是织物加工的重要步骤。
根据专利号为CN212175235U一种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包括进料口、染色机构、展平机构、烘干定型机构和出料口;染色机构设置在进料辊一侧,包括染色室、第一气缸、第一染色辊、第二染色辊和过渡辊;展平机构设置在染色机构下部,该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织物两面受热不均匀导致烘干效果差,且烘干过程中容易使其表面发生褶皱,影响成品质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该织物染色烘干定型装置仍存在以下不足:
(1)不能同时对两条织物进行染色,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对织物进行初步定位,易使得织物发生偏移;
(2)直接通过烘干的方式对织物处理,易导致织物表面残留染液;
(3)染色室内的染液易存在混合不均现象,影响织物的染色质量;
(4)不便于对残留染液进行回收利用。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及其染色控制方法,解决了不能同时对两条织物进行染色,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对织物进行初步定位,易使得织物发生偏移;直接通过烘干的方式对织物处理,易导致织物表面残留染液;染色室内的染液易存在混合不均现象,影响织物的染色质量;不便于对残留染液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织物的连续化并联式染色系统,包括主支架和固定在主支架顶部的染色箱,所述主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回收箱,所述主支架的顶部固定有织物收卷装置,所述染色箱的右侧固定有导流板,所述染色箱的内部设置有可调节传动辊机构,所述染色箱的顶部设置有织物压紧机构,所述染色箱设置有染液混合机构,所述主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织物压干回收机构,所述主支架的顶部还设置有织物烘干机构。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传动辊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连接在染色箱内壁两侧之间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导向辊表面的两侧且位于两个固定盘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盘,两个所述滑动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环,两个所述套环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导向辊的表面开设有与定位螺栓相适配的定位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越染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越染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