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淬透性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348.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兰俊;屈小波;王鲁义;安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06;C22C38/42;C21C7/06;C21C7/10;C21C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陈佳佳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淬透性 齿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淬透性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窄淬透性齿轮钢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20%~0.22%,Si:0.23%~0.27%,Mn:0.80%~0.85%,P≤0.015%,S≤0.010%,Cr:0.50%~0.55%,Ni:0.47%~0.52%,Mo:0.22%~0.024%,Al:0.026%~0.036%,N:0.080%~0.0120%,O≤0.0020%,Cu≤0.10%,余量为Fe。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窄淬透性齿轮钢,钢中微量元素B含量小于3ppm,齿轮钢的晶粒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齿轮钢淬透性的带宽小于4HRC,具有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低,综合机械性能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窄淬透性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齿轮钢淬透性带宽对于热处理变形有重要影响。国外高品质齿轮钢淬透性带宽可以控制在4HRC以内,而国内先进水平能达到4~6HRC,与国外控制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淬透性带宽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及成分的均匀性。
目前生产流程主要为:电炉+LF精炼+VD(RH)+模铸+轧制/锻造。利用淬透性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预报和成分精确控制,建立完整生产线和工艺手段进行控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成分偏析,收窄淬透性带、提高综合机械性能、提高提高组织均匀性、提高纯净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处理方式比较复杂,多个过程难以控制,而且非金属夹杂物过多,难以对齿轮钢的晶粒度进行控制,齿轮钢淬透性带宽难以控制在4HRC以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窄淬透性齿轮钢。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钢淬透性带宽过宽,机械强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窄淬透性齿轮钢的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制造淬透性带宽小于4HRC的齿轮钢和如何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窄淬透性齿轮钢,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20%~0.22%,Si:0.23%~0.27%,Mn:0.80%~0.85%,P≤0.015%,S≤0.010%,Cr:0.50%~0.55%,Ni:0.47%~0.52%,Mo:0.22%~0.024%,Al:0.026%~0.036%,N:0.080%~0.0120%,O≤0.0020%,Cu≤0.10%,余量为Fe。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窄淬透性齿轮钢,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B含量小于3ppm,淬透性的带宽小于4HRC,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的窄淬透性齿轮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投入转炉内,控制冶炼终点的钢液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得到第一钢液;S2、在所述第一钢液的出钢过程中依次加入铝饼、增碳剂、铁合金、促净剂和石灰,并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出钢,以将所述第一钢液出钢至第一精炼炉中,得到顶渣;S3、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向所述第一精炼炉中加入脱氧材料对所述顶渣进行脱氧处理,得到白渣,并控制出钢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得到第二钢液和终渣,将所述第二钢液和终渣出钢至第二精炼炉;S4、在所述第二精炼炉中,对所述第二钢液和终渣进行真空处理,底吹氩气,得到第一处理液;S5、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向所述第一处理液加入微合金进行合金化处理,得到所述齿轮钢;其中,所述脱氧材料包括铝、电石和增碳剂,所述微合金为含氮合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窄淬透性齿轮钢的制造方法,齿轮钢的原料通过转炉冶炼(BOF)、预脱氧成渣处理、第一精炼工序(LF)、第二精炼工序(VD)和微合金化处理等工序的处理,有效降低了钢中微量元素B、0的含量,有效控制了齿轮钢的晶粒度,实现了对钢中C、Cr和Mn等元素进行精准控制,保证了齿轮钢的整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使齿轮钢淬透性的带宽小于4HRC。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的窄淬透性齿轮钢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