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可控智能永磁悬浮输送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085.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坤;杨金晗;郭永存;潘泽;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15/60;B65G54/02;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企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4 | 代理人: | 许寿宁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可控 智能 永磁 悬浮 输送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可控智能永磁悬浮输送平台,包括输送带、两个滚筒和悬浮装置,所述输送带转动连接在两个滚筒上,其中一个滚筒通过一第一电机驱使转动,所述滚筒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永磁体,相邻第一永磁体朝向输送带的磁极相反;所述输送带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沿输送带内表面呈环形布置,相邻第二永磁体朝向滚筒的磁极相反;所述悬浮装置包括若干个分别位于输送带内上部和内下部的第三永磁体。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节能可控智能永磁悬浮输送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可控智能永磁悬浮输送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也日新月异的不断进步,在半导体加工车间和生物实验室中,作业空间内的洁净度和温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实验的准确性。因此,在这类无尘恒温空间中,必须采用除尘及温控设备,而产品及样品的传送要求采用无尘洁净传送系统。当前,实际应用的传送系统大多采用AGV、机械手、配有防尘结构的传送设备等,此类传统机械设备均存在机械摩擦、需油脂润滑,因此会有油污、金属粉尘及噪声的产生。
磁悬浮是一种以磁力为支撑力的非接触支撑技术,其优势为无机械接触摩擦、无需润滑、响应快、易于实现多自由度驱动等,已被成功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川、超高速磁力轴承凹、微动平台、飞轮储能电池等领域。
由于电磁悬浮装置中电磁线圈体积大,存在易发热,成本高,使之结构尺寸大且能耗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节能可控智能永磁悬浮输送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可控智能永磁悬浮输送平台,包括输送带、两个滚筒和悬浮装置,所述输送带转动连接在两个滚筒上,其中一个滚筒通过一第一电机驱使转动,所述滚筒周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永磁体,相邻第一永磁体朝向输送带的磁极相反;所述输送带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沿输送带内表面呈环形布置,相邻第二永磁体朝向滚筒的磁极相反;所述悬浮装置包括若干个分别位于输送带内上部和内下部的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通过一伺服电机驱使转动,所述第三永磁体跟随输送带转动,以使位于输送带内上部的第三永磁体朝向通过其正上方的输送带内上方的第一永磁体的磁极相同,位于输送带内下部的第三永磁体朝向通过其正下方的输送带内下方的第一永磁体的磁极相反。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悬浮装置与输送带之间间距的变化,所述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一电机和伺服电机的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永磁体为柱形永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永磁体转动连接在一导磁体内,所述导磁体具有转动连接第三永磁体的转动通道,所述导磁体还具有指向通过其正上方或正下方输送带上第一永磁体的两个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一机架上,该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连接滚筒的轴承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滚筒与输送带之间存在斥力,使输送带在滚筒上悬浮起来,实现无接触悬浮。滚筒在转动过程中,为输送带提供牵引力,代替了原有的摩擦提供的驱动力,大幅度降低能量的损耗和皮带的磨损,节省了大量的费用。
2、通过直流伺服减速电机直连驱动柱形第三永磁体,通过控制第三永磁体的回转改变磁路中的磁通量来控制每一点的悬浮力协调实时控制,保证输送带的非接触悬浮。当输送带与悬浮装置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时,通过第三永磁体的转动来调节悬浮力的大小,实现智能控制。
3、全程无接触悬浮,系统几乎无磨损;运行阻力小,能耗小;振动小,低噪音,扬尘少,运行平稳等优点。与其他结构的磁悬浮带式输送机相比,可实现智能控制,结构更加简单,能耗进一步降低,系统造价与维护成本也更加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