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三高产品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865.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长宏;安金华;王辉;薛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85 | 分类号: | A23L33/185;A23L33/125;A23L3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三高 产品 配方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三高产品配方,所述产品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大豆分离蛋白28‑1000份;低聚异麦芽糖20‑1000份;抗性糊精10‑500份;膨化大米粉10‑500份;赤藓糖醇8‑400;椰子粉8‑400份;植脂末8‑400份;粉末植物甾醇酯3‑150份;脱脂乳粉1‑50份;浓缩乳清蛋白粉1‑50份;菊粉1‑50份;魔芋粉1‑50份;纳豆粉1‑20份;竹叶黄酮1‑20份;山药粉1‑20份;熟燕麦粉1‑20份;本发明同时添加纳豆粉、竹叶黄酮、植物甾醇酯,在保证功效成分的前提下,确保良好的口感,使消费者接受度更高,便于服用者食用;能够有效的同时调节三高,避免食用者区分食用三高产品,降低了食用者的饱腹感,给食用者带来了便捷;提高了食用者的依从性,能够使得食用者在长期食用期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调节三高产品配方。
背景技术
纳豆激酶:又名枯草杆菌蛋白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竹叶黄酮:具有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
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具有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用于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增强毛细血管循环。
目前市场上含纳豆激酶的主流产品多为胶囊或压片糖果,含竹叶黄酮的产品多为压片糖果或液体饮料;而含植物甾醇酯的主流产品有调制乳粉(中老年配方奶粉)、胶囊形式,而压片糖果或胶囊形式在食用时与药品的形式相似,食用时依从性差,难以使人长期服用以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在调制乳粉中,若同时添加三种功效成分,对产品的口感及色泽影响较大,影响食用时的体验感,而且食用者在食用时需要区分食用,从而使得食用者易出现饱腹感,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实际生产的需求,提供一种调节三高产品配方,通过该方法将加纳豆粉、竹叶黄酮、植物甾醇酯通过配比充分混合,能够同时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脂;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调节三高产品配方,所述产品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大豆分离蛋白28-1000份;低聚异麦芽糖20-1000份;抗性糊精10-500份;膨化大米粉10-500份;赤藓糖醇8-400;椰子粉8-400份;植脂末8-400份;粉末植物甾醇酯3-150份;脱脂乳粉1-50份;浓缩乳清蛋白粉1-50份;菊粉1-50份;魔芋粉1-50份;纳豆粉1-20份;竹叶黄酮1-20份;山药粉1-20份;熟燕麦粉1-20份。
优选的,所述产品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大豆分离蛋白28份;低聚异麦芽糖20份;抗性糊精10份;膨化大米粉10份;赤藓糖醇8;椰子粉8份;植脂末8份;粉末植物甾醇酯3份;脱脂乳粉1份;浓缩乳清蛋白粉1份;菊粉1份;魔芋粉1份;纳豆粉1份;竹叶黄酮1份;山药粉1份;熟燕麦粉1份。
优选的,所述产品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大豆分离蛋白500份;低聚异麦芽糖5000份;抗性糊精250份;膨化大米粉260份;赤藓糖醇250份;椰子粉260份;植脂末240份;粉末植物甾醇酯90份;脱脂乳粉25份;浓缩乳清蛋白粉25份;菊粉24份;魔芋粉26份;纳豆粉10份;竹叶黄酮10份;山药粉10份;熟燕麦粉10份。
优选的,所述产品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组成:大豆分离蛋白1000份;低聚异麦芽糖900份;抗性糊精500份;膨化大米粉500份;赤藓糖醇400;椰子粉400份;植脂末400份;粉末植物甾醇酯150份;脱脂乳粉50份;浓缩乳清蛋白粉50份;菊粉50份;魔芋粉50份;纳豆粉20份;竹叶黄酮20份;山药粉20份;熟燕麦粉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