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2828.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刚;张延辉;李英娜;张家洪;张大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8 | 代理人: | 蒋晗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毛细管 泡沫 复合 吸液芯 平板 热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包括上盖板、下壳和复合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内设有若干个弧形横梁,所述复合吸液芯的下部由纤维毛细管整齐排列而成,上部覆盖泡沫铜;所述复合吸液芯粘接到下壳内壁上,并与所述上盖板压紧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弧形横梁设置4个,4个弧形横梁的横截面依次为四分之一圆、半椭圆、半椭圆和四分之一圆,4个弧形横梁上下交错排布;相邻弧形横梁之间的距离均为1-3mm,相邻弧形横梁的交错长度为0.5~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毛细管排列一层或者多层,所述泡沫铜厚度在0.5~1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毛细管外径为0.2~0.4mm,所述泡沫铜的规格为:孔隙率为95%~98%、ppi为50~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下壳和复合吸液芯的材质均为铜;所述复合吸液芯与下壳内壁采用石墨烯涂料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内壁做疏水处理;所述复合吸液芯做亲水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利用CNC数控机床精确加工出具有弧形横梁的上盖板、下壳,然后按照下壳的尺寸截取等长的纤维毛细管和泡沫铜,并用针头将截取时压扁的纤维毛细管端头挑开,得到上盖板、下壳和复合吸液芯;
步骤(2)将上盖板、下壳和复合吸液芯放入超声清洗机,依次用甲醇、乙醇超声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步骤(3)将清洗干净的上盖板放入烘箱中烘干取出,并在内部均匀的涂抹一层疏水材料,完成上盖板内壁的疏水处理;
步骤(4)将清洗干净的复合吸液芯放入HCl溶液中,在保温箱内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接着将复合吸液芯放入H2O2溶液中浸泡,待复合吸液芯腐蚀均匀后,取出,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放入烘箱中烘干,完成复合吸液芯的化学腐蚀进行亲水处理;
步骤(5)在下壳内壁上均匀地涂抹一层石墨烯涂料,将处理之后的复合吸液芯放入下壳内,用加热板加热下壳,待石墨烯涂料固化,完成复合吸液芯与下壳的粘接;然后在胶接带上均匀的涂抹一层铸工胶用于粘接上盖板和下壳,将上盖板压在复合吸液芯和下壳上,并用夹具夹紧,静置;胶水固化之后,利用上盖板上预留的小孔进行抽真空和注液,最后预留的小孔采用胶密封,完成微热管的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疏水处理选择涂抹有机硅聚合物或聚四氟乙烯疏水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毛细管泡沫铜复合吸液芯平板微热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微热管的胶接封装选择卡夫特品牌的铸工胶来进行胶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8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