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支撑体加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766.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付;李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你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4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君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9 | 代理人: | 李辰;黄启法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支撑 加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支撑体加固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支撑体集合;根据预设参数,从所述支撑体集合中选择待连接支撑体;根据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生成二维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包括:投影点集合、二维映射表;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和所述待连接支撑体,执行支撑体加固。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为提高支撑稳定性,现有的方法是在支撑体间添加支撑连接,只考虑两两支撑体间的支撑连接,不考虑多个支撑体间的空间关系,导致支撑连接只是加强了局部支撑在单方向上的强度,无法进行整体各个方向上的支撑体加固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3D打印支撑体加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光固化技术的3D打印实际上是一种分层制造,具体是将3D模型按照指定的层厚进行切片,打印机将切片逐层进行固化,最终完成3D打印。基于分层制作的原理,每一层切片的固化都是依附在前一层(第一层依附在托盘上)已固化的切片上。因此为确保打印出的模型的完整性、确保模型在打印过程中稳固的粘在托盘上,添加支撑是3D打印中一项重要工作。光固化3D打印模型的支撑的主体(连接支撑头或模型和支撑底座或托盘)的形状通常细长柱状,在打印过程中由于托盘运动、新固化层脱离时托盘抖动等原因,导致支撑体存在较大晃动,支撑成型会有横向的不定偏移,或支撑成型失败,从而导致打印模型精度降低,甚至打印失败。
目前为提高支撑稳定性,现有的方法是在支撑体间添加支撑连接,只考虑两两支撑体间的支撑连接,不考虑多个支撑体间的空间关系,导致支撑连接只是加强了局部支撑在单方向上的强度,无法进行整体各个方向上的支撑体加固。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支撑体加固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为提高支撑稳定性,现有的方法是在支撑体间添加支撑连接,只考虑两两支撑体间的支撑连接,不考虑多个支撑体间的空间关系,导致支撑连接只是加强了局部支撑在单方向上的强度,无法进行整体各个方向上的支撑体加固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支撑体加固方法,包括:获取支撑体集合;根据预设参数,从所述支撑体集合中选择待连接支撑体;根据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生成二维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包括:投影点集合、二维映射表;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和所述待连接支撑体,执行支撑体加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生成二维映射信息包括:将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的中心点坐标投影到第一平面,得到所述投影点集合;根据所述投影点集合生成所述二维映射表,其中,所述二维映射表表征所述待连接支撑体和所述投影点集合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和所述待连接支撑体,执行支撑体加固包括: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生成连通关系;根据所述连通关系和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生成支撑连接。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生成连通关系包括:根据所述投影点集合和预设稳定性条件,建立连通图;根据所述连通图和所述二维映射表生成连通关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支撑体加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支撑体集合;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参数,从所述支撑体集合中选择待连接支撑体;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生成二维映射信息,其中,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包括:投影点集合、二维映射表;加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和所述待连接支撑体,执行支撑体加固。
可选的,所述映射模块包括:投影单元,用于将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的中心点坐标投影到第一平面,得到所述投影点集合;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投影点集合生成所述二维映射表,其中,所述二维映射表表征所述待连接支撑体和所述投影点集合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加固模块包括:连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映射信息生成连通关系;加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通关系和所述待连接支撑体,生成支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你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优你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