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635.9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沣;徐艳丽;杨家山;程雅琳;梁冉;姜鹏;李聃华;曹辉;刘巍;刘闪君;杜国强;王婉;张稼祥;张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53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可控 表面积 电化学 石墨电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电极的制备技术领域,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焦粉进行破碎,预筛分;S2、将焦粉过50‑60目、170‑175目或240‑250目的筛子。该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堆积法制备多孔碳基材料,可达到孔径可控,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制备电化学石墨电极时孔径单一问题,同时堆积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大量减少腐蚀性药品的使用,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电极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CN110540203A中以巴旦木壳为碳源,掺杂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利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消耗大量腐蚀性药品,并且得到的孔径不可控;在专利CN1753116A将碳材料、导电剂、有机单体和交联剂调成浆料,再将引发剂和催化剂加入浆料中进行流延,经固化、脱膜、弱氧化后制成多孔电极膜,此方法制备孔径单一、工艺繁琐、制备条件苛刻、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因此,需要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时孔径不可控,电化学石墨电极制备孔径单一、工艺繁琐、制备条件苛刻、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孔径可控高比表面积电化学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焦粉进行破碎,预筛分;
S2、将焦粉过50-60目、170-175目或240-250目的筛子;
S3、把50-60目、170-175目或240-250目粒径焦粉粒子分别超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且超声时间为30min,然后根据不同粒径焦粉选取不同介质球级进行配比,然后球磨3-4H,球磨结束后,抽滤,低温干燥,然后经激光粒度测试仪测焦粉的粒径分布;
S4、将球磨后的高均一性的焦粉与粘结剂在高速混炼机中混合,先低转速下混15min,然后在高转速下混10min;
S5、把混炼好的糊料在模具内成型;
S6、将S5中成型后的样品在高温氮气气氛炉中焙烧,然后石墨化,石墨化温度2700℃得到高堆积密度多孔石墨电极材料;
S7、最后使用比表面积分析仪测试所得产品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
优选的,所述孔径是由均一粒径的粒子堆积形成。
优选的,所述S3中分散介质为乙醇。
优选的,所述S3中低温干燥的温度为40-60℃。
优选的,所述S3中介质球为氧化锆,所述S3中焦粉与介质球配比为10-20:1,且球磨时转速为300-400r/min。
优选的,所述S3中焦粉与分散介质比例为200g:100ml。
优选的,所述S4中所用粘结剂为沥青、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糖浆中的一种或多种,且S4中焦粉和粘结剂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焦粉80-90%,粘结剂5-30%。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开炭新材料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