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变形铝合金及固态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140.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聂祚仁;王浩;黄晖;荣莉;魏午;文胜平;高坤元;吴晓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3;C22C1/06;C22F1/053;B23K20/12;B21C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变形 铝合金 固态 焊接 方法 | ||
一种高强变形铝合金及固态焊接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度变形铝合金的获得以及固态焊接方法。调节合金元素组分:Zn7.2~8.2w.t%,Mg2.0~3.0w.t%,Cu0.4~0.8w.t%,Mn0.2~0.5w.t%,Er0.1~0.15w.t%,Zr0.1~0.15w.t%,Ti0.1~0.2w.t%,Cr0.1~0.2w.t%,余量为Al。制备方法如下步骤:配料,熔炼,细化变质,精炼处理,热处理,热挤压处理,焊接处理。本发明的特点在于Er、Zr微合金化及旋转摩擦焊。本发明方法制造的Al‑Zn‑Mg‑Cu系变形高强铝合金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韧性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焊接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强变形铝合金薄壁管材的获得及固态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属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铝及铝合金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铝合金管材具有成型性好,易加工等优点,所以铝合金管材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例如航天航天领域中火箭的动力传输系统燃料燃烧推进管路、大型客机压缩空气管路、空间飞行器中的生命保障系统管路,在化工能源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Al-Zn-Mg-Cu合金的Er、Zr微合金化是通过将Er、Zr元素在铝中的多元复合添加,由于Er、Zr元素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合金中形成的析出相可以综合各种元素的优点,从而达到提高或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所以,铝合金的复合微合金化将会是未来开发高性能铝合金的重要手段,也将会成为铝合金研究领域的热点。
Al-Zn-Mg-Cu系铝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断裂韧、成型性好等优点,多用于变形合金,如通过热挤压形成管材从而应用。通常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管材形状较为复杂,这也给管材的焊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常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熔化焊、钎焊等。电弧熔化焊是利用局部在热源将焊件的接合处熔化,不加压力使之相互熔合,冷却凝固后形成接头。但是电弧熔化焊往往存在铝合金表面覆有氧化膜、铝合金熔池表面张力低等问题,从而导致焊接过程中存在烧穿、未焊透、气孔、夹杂等缺陷。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但是钎焊往往会面临焊接接头间隙部分未填满、钎料只在一面填充,未完成圆角,钎缝表面粗糙、钎料流到不需要钎料的工件的表面或者滴落等问题。
旋转摩擦焊(简称RFW)是固相连接方法之一,属于压焊的一种。焊接接头质量高。摩擦焊接头不会出现冶金缺陷和焊接脆化现象,如裂纹、咬边、偏析、气孔等问题。特别是对Al-Zn-Mg-Cu系铝合金管材进行旋转摩擦焊处理,在顶锻压力及轴向压力作用下,结合面会产生一些热-力-机械条件下的力学冶金效应,如晶粒细化、夹杂物弥散分布、组织致密及摩擦表面的清理作用等。此外,旋转摩擦焊的焊接热输入高、热影响区较窄。这些都有可以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
因此,Er、Zr微合金化高强Al-Zn-Mg-Cu系铝合金管材的固态焊接方法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了:(1)一种高强变形Al-Zn-Mg-Cu系铝合金薄壁管材的制备方法,(2)一种焊接接头具有高强度,优异的断裂韧性的Al-Zn-Mg-Cu系铝合金薄壁管材焊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强变形铝合金及固态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料
称取原材料,使得称取的原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元素组分Zn7.2~8.2w.t%,Mg2.0~3.0w.t%,Cu0.4~0.8w.t%,Mn0.2~0.5w.t%,Er0.1~0.15w.t%,Zr0.1~0.15w.t%,Ti0.1~0.2w.t%,Cr0.1~0.2w.t%,余量为Al;
步骤二:预热
将除纯Mg,纯Zn,Al-Er中间合金外的其他原材料在400℃-450℃保持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