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偏磷酸钠催化合成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2015.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平;王绍文;李光玉;刘书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泽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3/36 | 分类号: | C07D3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钠 催化 合成 环氧丙级三 甲基 氯化铵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三偏磷酸钠催化合成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的方法,包括将三甲胺气体通入甲醇中,制成30%的三甲胺甲醇溶液;将环氧氯丙烷通入反应釜中,然后开启制冷降温设备,将环氧氯丙烷降温至5℃‑25℃;控制反应釜的温度在5℃‑25℃,向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三偏磷酸钠,然后缓慢将S1中的三甲胺甲醇溶液通入到环氧氯丙烷中;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5℃‑30℃,反应时间1h‑5h,获得悬浊液,将悬浊液悬浊液泵入压滤机,再经过滤、干燥,即获得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本方案,通过三偏磷酸钠催化的方式,并以三甲胺甲醇溶液加入三甲胺的方式,降低的尾气的产生,且产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三偏磷酸钠催化合成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的方法。
背景技术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由于分子中含有季铵离子和活性的环氧基,使其成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作为季铵盐型阳离子醚化剂,对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进行化学改性。可以和多种基质如淀粉、纤维素、瓜尔胶、聚丙烯酰胺等反应生产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日用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水处理工业等领域。
目前,以环氧氯丙烷(EPIC)和三甲胺(TMA)为原料,合成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但是,采用上述的原料的合成方式,通入的三甲胺气体难以控制,且需要大量的酸吸收尾气,同时副反应的收率低,难以得到白色晶体,给后续的处理和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三偏磷酸钠催化合成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的方法,以改善相关技术中,直接采用三甲胺为原料制备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导致后续处理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三偏磷酸钠催化合成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三甲胺气体原料、甲醇原料、三偏磷酸钠原料和环氧氯丙烷原料各若干;
S2:将三甲胺气体通入甲醇中,制成30%的三甲胺甲醇溶液;
S3:将环氧氯丙烷通入反应釜中,然后开启制冷降温设备,将环氧氯丙烷降温至5℃-25℃;
S4:控制反应釜的温度在5℃-25℃,向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三偏磷酸钠,然后缓慢将S1中的三甲胺甲醇溶液通入到环氧氯丙烷中;
S5:三甲胺甲醇溶液通入完成后,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5℃-30℃,反应时间1h-5h,获得三甲胺甲醇溶液、环氧氯丙烷和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的悬浊液;
S6:将悬浊液悬浊液泵入压滤机,再经过滤、干燥,即获得2,3-环氧丙级三甲基氯化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S2中,在三甲胺气体通入甲醇的过程中,需同时开启搅拌设备,利用搅拌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进行搅拌,搅拌设备中搅拌叶片的运转速度在1200r/min-3600r/min。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S2中,在制备三甲胺甲醇溶液过程中,对制备的三甲胺甲醇溶液不断的取样并检测溶液中三甲胺的浓度,在浓度达到28%时,减缓三甲胺的通入量,直至检测的浓度达到30%时,停止向甲醇中通入三甲胺气体,停止通入三甲胺气体5min-10min,然后再次取样检测,确保三甲胺甲醇溶液的浓度在3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S3中,在降温的过程中,持续对环氧氯丙烷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使得环氧氯丙烷降温的速率为1℃/h-2℃/h,直至环氧氯丙烷的温度处于5℃-25℃,停止降温,停止降温后,也持续对环氧氯丙烷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超过25℃时,再继续进行降温。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S4中,三偏磷酸钠在通入反应釜之前,先对三偏磷酸钠研磨,使得其成为粒径0.1mm-0.2mm的粉末,且采用喷吹的方式均匀通入到反应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泽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泽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