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试剂用的取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1700.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红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金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9 | 代理人: | 张希睿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试剂 取样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试剂用的取样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焊接有转轴,且所述设备底座顶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连接有样本容器,所述样本容器顶端外侧设置有取液机构,所述取液机构包括取液管,所述取液管一端连接于转轴;通过设置的取液机构,可以自动对液体样本进行吸取之后转移到试剂瓶中,相对于人工取样更加的稳定,避免了液体在转移途中因震动碰撞导致漏洒,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稳定性,且自动化取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试剂用的取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取样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取样设备需要把液体样本从标本瓶内转移到试剂瓶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再把混合液转移到计数器内进行检测,生化分析仪包括悬壁机构及驱动机构,悬壁机构连接在驱动机构上,其中悬壁机构包括取样搅拌臂、搅拌桨以及取样针,取样搅拌臂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接在取样搅拌臂上,通过比例泵即活塞式输液泵,按要求按比例输送一定量的试剂;
现有取样设备技术中,一般是技术人员通过手持吸取管将液体样本吸取之后转移到试剂瓶中,具有不稳定性,试剂容易在转移途中因震动碰撞导致漏洒,重新取样耽误实验工作进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生物试剂用的取样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试剂用的取样设备,通过设置的取液机构,可以自动对液体样本进行吸取之后转移到试剂瓶中,相对于人工取样更加的稳定,避免了液体在转移途中因震动碰撞导致漏洒,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稳定性,且自动化取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试剂用的取样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焊接有转轴,且所述设备底座顶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连接有样本容器,所述样本容器顶端外侧设置有取液机构,所述取液机构包括取液管,所述取液管一端连接于转轴,所述取液管另一端设置有取液管口,且所述取液管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端处于连接架内侧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于连接架底端表面,所述第一滑块底端处于连接块内壁外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滑块底端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侧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一端贯穿活动槽处于第二滑槽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取液管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取液管表面设置有刻度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呈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固定板与样本容器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连接架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架处于对称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块呈圆柱体结构,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底座呈长方体结构,且所述设备底座底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第一滑块直径是第二滑槽直径的零点九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取液机构,可以自动对液体样本进行吸取之后转移到试剂瓶中,相对于人工取样更加的稳定,避免了液体在转移途中因震动碰撞导致漏洒,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稳定性,且自动化取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红,未经邱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