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变色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成的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21473.7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罗洪罡;李彦果;邢涛;徐晶;孙冰冰;马玉净;仇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L91/00;C08L35/00;C08L101/02;C08L3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变色 橡胶 组合 及其 制成 轮胎 | ||
本申请提出一种防止变色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成的轮胎,橡胶组合物以质量份计,包括:100份二烯烃橡胶、25‑150份填充补强剂、1‑50份增塑剂,0‑15份硅烷偶联剂,2‑8份氧化锌;1‑5份硬脂酸;1.5‑8份化学防老剂,1‑8份防护蜡,0.1‑20份蓖麻油,0.1‑15份蜡晶改进剂及2‑9份硫化剂及硫化促进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将蓖麻油和蜡晶改进剂引入至橡胶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止由于胺类防老剂和防护蜡导致的变色而不会损失耐臭氧老化性能并且能保持轮胎的良好外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橡胶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变色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成的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由天然橡胶或二烯类合成橡胶制成的轮胎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在热氧和/或臭氧存在下会进行劣化,导致其表面龟裂、破坏。为了防止由氧化导致该类橡胶组合物龟裂的产生和扩展,添加胺类防老剂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PPD)等作为化学防老剂;为了防止静态臭氧老化,加入物理防护蜡在橡胶产品的表面上形成保护膜。
尽管上述胺类防老剂和防护蜡可以有效地防止在热氧和/或臭氧存在下龟裂的产生和扩展,但是这些成分会迁移到橡胶产品表面尤其是轮胎的表面上,进而在其贮藏期间或使用时使橡胶产品变色而恶化这些橡胶产品的外观。其中,防护蜡迁移至橡胶产品表面上,表面会变白;胺类防老剂迁移至橡胶产品表面上,表面会褐变。由于轮胎填充炭黑使其初始应为黑色,而胎侧变为红褐色导致出现严重的外观色差。
针对这些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例如采用在橡胶中添加上蓝剂来中和防老剂带来的变色;或将聚氧乙烯醇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引入至轮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中以防止由胺类防老剂和防护蜡导致的变色。但根据这些技术,或不能充分防止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的变色,或会影响橡胶组合物的耐臭氧老化性能。
由此可见,如何使橡胶组合物既能够防止由胺类防老剂和防护蜡导致的变色又不损失耐臭氧老化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止变色的橡胶组合物,以防止由胺类防老剂和防护蜡导致的变色且不会损失橡胶组合物的耐臭氧老化性能。所述橡胶组合物以质量份计,包括:100份二烯烃橡胶,25-150份填充补强剂,1-50份增塑剂,0-15份硅烷偶联剂,2-8份氧化锌,1-5份硬脂酸,1.5-8份化学防老剂,1-8份防护蜡,0.1-20份蓖麻油,0.1-15份蜡晶改进剂,2-9份硫化剂及硫化促进剂。
优选的,所述橡胶组合物以质量份计,包括:100份二烯烃橡胶,35-120份填充补强剂,5-45份增塑剂,0-12份硅烷偶联剂,2.5-6份氧化锌,1.5-4份硬脂酸,2-8份化学防老剂,1-6份防护蜡,0.1-10份蓖麻油,0.1-8份蜡晶改进剂,2-7份硫化剂及硫化促进剂。
优选的,所述填充补强剂包括炭黑或白炭黑。
优选的,所述炭黑为N100、N200、N300、N500、N600系列炭黑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白炭黑为沉淀法白炭黑,所述沉淀法白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SA为85~200m2/g。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环保芳烃油、环保烷烃油、环保环烷油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蜡晶改进剂为马来酸酐共聚物、聚甜菜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使用上述的橡胶组合物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