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外角累积状态的路径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1271.2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邢强;徐胜;陆古月;王爽杰;徐海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外角 累积 状态 路径 规划 方法 | ||
1.一种基于内外角累积状态的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机器人设定多状态程序结构体系,实现多种功能状态,包括势场避障状态、忽略障碍状态及沿墙行走状态;
S2、当未陷入局部极小时,选择势场避障状态,机器人利用势场法避障;基于势场模型进行路径规划;所述基于势场模型进行路径规划,具体包括以下方法:
每个采样时刻,机器人线速度,角速度和前进的期望方向如下:
ω=ωmax(θres-θ0)
θexp=θres
其中:vmax是机器人最大线速度,ωmax是机器人最大偏转增益常数,Fr是障碍物给予机器人的斥力的大小,θrep-θ0是合力方向与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夹角,θrep-θ0是斥力方向与机器人前进方向的夹角,θexp是机器人期望运动方向,θres是合力方向;
S3、当机器人陷于局部极小点时,针对局部极小点的特征,选择忽略障碍状态或沿墙行走状态这两种辅助状态;两种辅助状态的选择,通过行进过程中的角度累计变化信息来进行判断;
其中,所述忽略障碍状态,即奔向目标状态进行路径规划,具体包括以下方法:每个采样时刻,机器人线速度,角速度和前进的期望方向如下:
v=vmax
θexp=θatt
忽略障碍物对机器人的影响,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只参考引力方向θatt;
所述沿墙行走状态进行路径规划,具体包括以下方法:每个采样时刻,机器人线速度,角速度和前进的期望方向如下:
v=vmax(1-|cos(θrep-θ0)|)
ω=ωmax(θres-θ0)+ωd(d0-ds)
θexp=θrep-α
其中,d0-ds为机器人与墙体的实测距离和预设机器人到墙标准距离的距离差,修正值ωd(d0-ds)可以让机器人与墙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预设值,α为偏转角,α的理论值为90°,当以速度v靠近障碍并进入沿墙模式后,机器人以期望运动方向θexp为参照,沿墙行走并调整自身姿态与墙体平行;
所述累积角度计算的过程如下:
θ=∑[θ(t)-θ(t-1)],θ(t)-θ(t-1)>β;
θ(t)为采样时间T=t时的前进角,θ表示累积变化角,β为单位滤波角;当变化的差值大于β时,则将变化量计入累计角度;
S3-1、当机器人陷于局部极小点时,首先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若无前方无障碍,选择忽略障碍状态,若前方有障碍,选择沿墙行走状态;
S3-2、若选择沿墙行走状态,判断是否绕过障碍,若绕过障碍,则进行步骤S2的势场避障状态,若未绕过障碍,继续选择沿墙行走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2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