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1148.0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张克勤;董伊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一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1B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治理 河道 底泥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磷的方法,治理河道底泥磷方法如下:第一步:泥磷处理,将熔融泥磷热水中进行杂质过滤,选择可通过过滤介质孔洞的固体颗粒,并送入到泥磷池内;第二步:泥磷沉降,将泥磷从泥磷池中用粗磷泵抽到的斜板槽,并在斜板槽下部加入适量的水,防止过滤的液态磷与空气接触而燃烧;第三步:斜板槽清理,在泥磷沉降后,通过底部的真空泵A将沉降后的泥磷抽出,向斜板槽内注水,再通过真空泵B抽取废液,废液包括未通过斜板槽过滤的泥磷杂质以及污水。通过对泥磷的加工处理可获得符合副产品规格的磷产品,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对产生含磷的废液进行加工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理河道底泥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泥磷就是水处理中说的被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吸附的污泥,不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但是他会污染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让水变质不能正常使用。
泥磷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这些物质都是有用的副产品,泥磷的回收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又减少泥磷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在泥磷回收加工成完成后,还存在部分含磷的废水,若不进行处理,再次排放,依然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磷的方法,以解决对泥磷加工废水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磷的方法,所述治理河道底泥磷方法如下:
第一步:泥磷处理,将熔融泥磷热水中进行杂质过滤,选择可通过过滤介质孔洞的固体颗粒,并送入到泥磷池内;
第二步:泥磷沉降,将泥磷从泥磷池中用粗磷泵抽到的斜板槽,并在斜板槽下部加入适量的水,防止过滤的液态磷与空气接触而燃烧;
第三步:斜板槽清理,在泥磷沉降后,通过底部的真空泵A将沉降后的泥磷抽出,向斜板槽内注水,再通过真空泵B抽取废液,废液包括未通过斜板槽过滤的泥磷杂质以及污水;
第四步:废液除磷,将废液送入到废水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进行吸附处理,人工定时搅拌,完成后,再通过过滤膜过滤,排出废水;
第五步:二次沉降,真空泵A抽出的泥磷收集完成后,在通过粗磷泵送入到斜板槽内沉降;
第六步:粗磷精制,将过滤合格后的粗磷送入到精制锅内加工,最后获得合格磷。
所述第二步中的斜板槽由矩形凹槽配合倾斜45度的滤板装置以及槽底的真空泵A组成。
所述滤板装置分为上滤板、滤布和下滤板组成,滤布由尼龙或柞蚕材料任选一种制成。
所述第三步中沉降的时间为1至3小时。
所述第四步中的活性炭颗粒与废液的投放比例为1:40。
所述第四步中的人工搅拌间隔时长为30分钟。
所述第四步中的过滤膜的膜孔为0.4至0.6微米之间。
所述第四步中的总吸附时间不低于2小时。
所述第五中的二次沉降时间不超过1.5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泥磷的加工处理可获得符合副产品规格的磷产品,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对产生含磷的废液进行加工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磷的方法,治理河道底泥磷方法如下:
第一步:泥磷处理,将熔融泥磷热水中进行杂质过滤,选择可通过过滤介质孔洞的固体颗粒,并送入到泥磷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一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一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准直机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微生物净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