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0802.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3/16 | 分类号: | B26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割机 | ||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切割机,包括安装圆形框、连接板和切割机构,所述安装圆形框内安装有用于管道内壁固定的支撑机构,且安装圆形框外侧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柱外端固定,且连接板外侧固定有用于安装圆形框角度调节的调节机构,用于管道内壁精确切割的所述切割机构安装于连接柱外侧,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与支撑机构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管道内部任意位置及角度的调节,同时通过切割机构内的切割件位置的调节,满足对不同尺寸管道的切割,并配合切割件内调节柱调节梯形块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切割厚度进行调节,满足对不同厚度管道进行精准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管切割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切割机。
背景技术
环氧管是由电工无碱玻璃纤维布浸以环氧树脂,经烘焙、成型模具中热压后加工而成的截面呈,圆形的棒该玻璃布棒具有高的机械性能。介电性能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适用于电器设备中作绝缘结构零部件,并可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和变压器油中使用。
环氧树脂管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好地用途,在使用时,通常会对一定长度的管道进行切割至合适长度进行使用,目前对管材的切割一般是人工切割和设备自动化切割,但是在对直径较大的管子进行切割时,由于直径较大,设备切割较为困难,因此一般都是人员进行手动切割,但手动切割存在很多问题,如管道较重,人员抬起管道时,只能抬起一边,使得管道整体为倾斜状态,加上手动切割精度不能保证,会造成切割面不平整,人员劳动强度大等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切割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大尺寸环氧树脂管进行精确切割的自动切割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切割机,包括安装圆形框、连接板和切割机构,所述安装圆形框内安装有用于管道内壁固定的支撑机构,且安装圆形框外侧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柱外端固定,且连接板外侧固定有用于安装圆形框角度调节的调节机构,用于管道内壁精确切割的所述切割机构安装于连接柱外侧。
优选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连接环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安装于连接板上,且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连接环通过轴承转动套接在连接柱外侧,且连接环外侧固定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连接环外侧固定有支撑臂,且支撑臂上安装有切割件,通过切割机构实现对管道内壁精准切割,能够针对管道厚度进行切割深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内开有调节槽,且支撑臂两侧开有与调节槽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槽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调节丝杆,且调节槽底端安装有与调节丝杆相固定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丝杆外侧螺纹套接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移动块,且移动块顶部固定有与支撑臂顶端滑动插接的连接架,且连接架顶部与切割件固定,通过支撑臂内的调节丝杆转动,从而调节切割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固定在调节丝杆外侧,且调节套外侧滑动套接有与调节槽内壁相挤压的调节帽,所述调节帽外侧通过轴承转动套接有与调节槽内壁固定的抵板,且调节套外侧套有与抵板及调节帽相接触的挤压弹簧,所述调节套外侧开有调节口,且调节帽内壁固定有与调节口相适配的限位条,通过调节件实现调节切割件的位置,从而满足对不同尺寸管道的切割。
优选的,所述切割件包括安装框和棱形柱,所述棱形柱与连接架滑动插接,且棱形柱尾端固定有限位块,另一端与安装框固定,所述棱形柱外侧套有与安装框接触的推动弹簧,所述安装框内通过转轴安装有切割轮,且安装框一侧固定有驱动转轴转动的切割电机,所述安装框远离切割电机一侧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内螺纹插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外端固定有梯形块,且梯形块内侧固定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杆,所述梯形块外侧安装有滚柱,通过切割件实现对管道内壁切割。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外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多个调节板,多个所述调节板尾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外侧固定有梯形撑板,所述梯形撑板斜面端安装有多个滚珠,通知支撑机构实现对安装圆形框在管道内壁内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江北宏菱新兴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0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低成本、高效的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纳米片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绕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