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0340.8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石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96 | 分类号: | H04L41/089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中山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宽 调整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带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关的路由表,所述路由表为利用接入所述网关的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所述各个节点与所述网关之间的网络延迟确定的,且所述路由表包含所述各个节点到所述网关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
获取所述各个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及获取所述各个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分配的带宽大小;
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及所述各个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分配的带宽大小,进行带宽调整;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及所述各个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分配的带宽大小,进行带宽调整,包括:
根据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分配的带宽大小,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传输至所述网关的通信时延,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各个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
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通信时延进行带宽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分配的带宽大小,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传输至所述网关的通信时延,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各路径段的带宽大小之间的商值,作为所述各路径段的通信子时延;
将所述各路径段的通信子时延进行求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节点的通信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个节点的通信时延进行带宽调整,包括:
从所述各个节点的通信时延提取最大通信时延及最小通信时延,其中,具有所述最小通信时延的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至少一个节点路径段,所述节点路径段为节点到节点的路径段;
根据所述最大通信时延及所述最小通信时延进行带宽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各个节点的通信时延提取最大通信时延和最小通信时延包括:
将所述各个节点的通信时延进行比较,提取出最大通信时延,并按照通信时延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各个节点进行排序,得到节点序列;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节点序列进行遍历,若遍历到的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至少一个节点路径段,则确定遍历到的节点的通信时延为最小时延,并停止遍历,若遍历到的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不包含节点路径段,则继续遍历下一个节点,直至确定最小通信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通信时延及所述最小通信时延进行带宽调整包括:
判断所述最大通信时延与所述最小通信时延的时延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最大通信时延与所述最小通信时延的时延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时延差阈值,则对所述最大通信时延对应的第二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中的路径段进行带宽调整;
在完成带宽调整后,返回执行所述根据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的大小及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分配的带宽大小,计算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节点的负载数据通过所述第一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传输至所述网关的通信时延的步骤,直至最大通信时延与最小通信时延的时延差小于所述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最大通信时延对应的第二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中的路径段进行带宽调整,包括:
从具有所述最大通信时延的第二节点的最短网络延迟路径包含的路径段中,选择在所述路由表中出现次数最大的目标路径段;
按照预设的带宽增大减小规则增大所述所述第二节点在所述目标路径段分配到的带宽大小,及减小节点集合中除所述第二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在所述目标路径段分配到的带宽大小,所述节点集合包含最短网络延迟路径中具有所述目标路径段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03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锁离合结构
- 下一篇:三维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