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9956.3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湖实验室;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运行 代码 数据 时段 动态 监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监管软件于监管时间节点前运行于被监管用户端的芯片层级硬件安全环境,监管软件可监测被监管用户端的任何目标软件的运行,监管软件与监管端建立基于心跳包的安全连接,监管端实时监测运行在被监管用户端硬件安全环境的监管软件未被强行中断、篡改、作假;
S2、针对被监管用户端启动的任何目标软件,被监管用户端进行n次在不同时间节点t的目标软件测量,n≥1:监管软件通知目标软件在选定时间节点t由芯片层级硬件对其加载的目标软件、数据进行测量,并以时间节点t为基准要求在指定时间段内提供测量值;
S3、测量值和标识信息由被监管用户端的芯片层级硬件签名得到签名值,以封装格式在指定时间段内被发送给监管软件,当监管软件在指定时间段内未获得签名值时执行步骤S4,当监管软件在指定时间段内获得签名值时执行步骤S5;
S4、监管软件基于实时心跳包连接持续发送警告信息至监管端直至得到监管端确认,监管端将被监管用户端列为不合规嫌疑而展开调查;
S5、监管软件以可信方式将签名值以及由监管软件独立采集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监管端;
S6、监管端验证签名值的签名是否有效,当签名无效时或者签名之中包含的标识信息与监管软件采集的标识信息不相符时执行步骤S7,否则执行步骤S8;
S7、将被监管用户端列为不合规实体,采取限制措施;
S8、监管端读取并保存签名值相对应的测量值作为记录值d0,用于事后监管追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n=1时,时间节点t为目标软件启动时间节点;当n1时,时间节点t为目标软件启动后的监管端任何选定时间节点,n1时的目标软件测量包括以下步骤:
S21、监管端将下一次进行目标软件测量的时间节点作为选定时间节点通过安全连接通知监管软件;
S22、监管软件通知目标软件在选定时间节点由芯片层级硬件对其软件运行代码和数据进行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事后监管追溯包括以下步骤:
S81、监管端通知被监管用户端提交监管端所选定的事前任一时间节点时刻的目标软件信息;
S82、监管端基于提交的目标软件信息计算目标软件待比较的测量值d1,对比d1和d0的一致性,当结果为不一致时执行步骤S83,当结果为一致时执行步骤S84;
S83、将被监管用户端列为不合规实体;
S84、监管端审查目标软件信息,当审查结果合格时将被监管用户端列为合规实体,否则执行步骤S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1中,目标软件信息为源代码、可执行文件、目标软件相关文件、加载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限制措施包括:监管软件强制关闭目标软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计算机运行中代码、数据全时段动态监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层级硬件安全环境为基于Intel SGX的可信执行环境、基于AMD SEV的安全虚拟化加密环境或基于Amazon公司AWS云Nitro Enclaves技术的软件和硬件混合的安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湖实验室;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南湖实验室;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9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