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调谐范围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19914.X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瑛;张靖宇;蒋文超;周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B5/12 | 分类号: | H03B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谐 范围 分布式 振荡器 电路 | ||
一种宽调谐范围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包括输入人工传输线、输出人工传输线以及增益单元;增益单元分为多路并联在输入人工传输线和输出人工传输线之间,每路的增益单元上均设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ai;输入人工传输线和输出人工传输线之间通过多路一组单刀单掷开关bj连接;输入人工传输线和输出人工传输线的终端均设有可调匹配网络以改变人工传输线的终端负载,从而改变人工传输线的信号传输特性,以此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本电路利用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特点以及宽频带特性,通过增加一组开关电路和可调匹配网络实现了宽频率调谐范围的振荡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调谐范围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多种通信模式和不同应用场合的频率需求,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范围需要更宽,因此宽频带振荡器的研究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分布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寄生电容构成人工传输线,从而能够突破传统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的限制,在很宽频带内(可达多倍频乃至十倍频以上)得到较大的平坦增益。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宽带放大器设计技术包括负反馈、平衡放大器、电阻匹配以及有源匹配等等,然而这些技术均无法有效提升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分布式放大器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性,能够突破放大器增益带宽积的限制,实现更宽频带的信号放大,在包括微波功率放大器在内的超宽带MMIC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增益、带宽以及输出功率等电路性能的改善,但通过分布式放大器实现信号发生、调制等其它特殊功能的电路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实现宽频带调谐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
一种宽调谐范围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包括输入人工传输线、输出人工传输线以及增益单元;
所述增益单元分为多路并联在输入人工传输线和输出人工传输线之间,每路的增益单元上均设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ai;
输入人工传输线和输出人工传输线之间通过多路一组单刀单掷开关bj连接;
输入人工传输线和输出人工传输线的终端均设有可调匹配网络以改变人工传输线的终端负载,从而改变人工传输线的信号传输特性,以此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进一步地,开关ai的总数≥开关bj的总数。
进一步地,电路中任何时候开关bj只有一个闭合,其余均断开。
进一步地,当开关bj闭合时,开关ai(ij)均接至低电平VL,开关ai(i≥j)均接至高电平VH。
进一步地,电路中,输入信号由开关bi控制在输入人工传输线上的不同节点进行输入,以控制人工传输线的电长度,即信号传输的相移。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匹配网络采用压控变容管。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结构,利用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的结构特点以及宽频带特性,通过增加一组开关电路和可调匹配网络实现了宽频率调谐范围的振荡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统的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常用的增益单元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统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宽调谐范围的分布式振荡器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蒸汽回转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超高速撞击损伤区域特征强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