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9810.9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计东东;张雪;孙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抑制 枝状铅 生成 电解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由可溶性铅盐及所述溶性铅盐相应的酸、去离子水和添加剂组成,所述可溶性铅盐为甲基磺酸铅、三氟甲基磺酸铅、氟硼酸铅、或高氯酸铅其中的一种,所述可溶性铅盐相应的酸为甲基磺酸、三氟甲基磺酸、氟硼酸、或高氯酸其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铅离子的浓度为1.8-2.5mol/L,氢离子的浓度0.3-0.9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具体为有机季铵盐,具体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所述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浓度为0.2-0.5mmol/L。
4.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配制含有可溶性铅盐及其相应酸的电解液;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电解液加入添加剂,定容得到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将可溶性铅盐溶解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得到可溶性铅盐水溶液;
步骤1.2、将可溶性铅盐溶解相应的酸加入至步骤1.1所得可溶性铅盐水溶液,搅拌5-10分钟,溶液澄清后,得到电解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可溶性铅盐为甲基磺酸铅、三氟甲基磺酸铅、氟硼酸铅、或高氯酸铅其中的一种,所述步骤1.2中可溶性铅盐相应的酸为甲基磺酸、三氟甲基磺酸、氟硼酸、或高氯酸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电解液的铅离子的浓度为1.8-2.5mol/L,氢离子的浓度0.3-0.9mol/L。
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一种可抑制枝状铅生成的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添加剂有机季铵盐,具体为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所述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浓度为0.2-0.5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8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腔体滤波器
- 下一篇: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套管孔内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