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机器人的隔热降温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9649.5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元;黄亮;谢勇;熊家红;林森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枭零部件科技(襄阳)有限公司;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19/06;B25J11/00;H05K7/20;G05D23/2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高照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机器人 隔热 降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消防机器人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的隔热降温系统,包括消防机器人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管路、冷却水箱和循环泵,冷却管路上设置有嵌入壳体内部的吸热段,消防机器人的壳体外表面镀有用于反射红外线的涂层。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将呈折线形的吸热段嵌入到壳体内壁内部实现对壳体的降温,同时解决了喷水降温方法影响机器人视频采集和激光定位的缺陷;根据壳体内部的的温度调节冷却液的流速,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减少冷却液的蒸发量,从而延长可降温的时间,进而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设置在壳体表面的镀层可以有效反射红外辐射,降低壳体吸收的辐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的隔热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作为消防辅助工具,可在发生火灾的地区进行灭火、巡逻和信息采集,同时也可以辅助灭火及人员搜救等操作。
申请公布号为CN106807015A的一种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的降温冷却装置,所述储水箱安装在履带轮的上方,所述水冷却装置安装在储水箱的左侧,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储水箱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在储水箱的左侧上方,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左侧,所述电磁阀安装在输水管上,所述流速控制器安装在电磁阀的下方,所述监测装置设置在自动控制装置的右侧,所述旋转轴设置在自动控制装置的上方,所述板页安装在旋转轴上,且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电磁阀、流速控制器、水泵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连接线与自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该专利通过喷头向机器人本体上喷射冷却水对机器人本体进行降温,但喷水降温产生的水雾影响机器人的视频采集和激光定位;其次喷水很难覆盖整车,部分未被水覆盖的地方降温效果差,降温效果不确定,机器人表面温度有可能超过允许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的隔热降温系统,具有提高消防机器人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的隔热降温系统,包括消防机器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管路、冷却水箱和循环泵,所述冷却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水箱相连,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冷却管路上,所述冷却管路上设置有嵌入所述壳体侧壁内部的吸热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内腔的降温装置,循环泵驱动冷却液在冷却水箱和冷却管路之间循环对壳体进行降温,冷却液可选用水或者其它混合溶液,通过将冷却管路的吸热段嵌入到壳体内壁,提高了冷却管路吸热段与壳体间的换热效果,提高了冷却效果,同时解决了喷水降温方法对机器人视频采集和激光定位的缺陷。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热段呈折线形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段呈折线形分布在壳体内壁,进一步提高了吸热段与壳体的换热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伸入到所述冷却水箱内并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对冷却水箱中的杂质进入到循环泵,提高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表面对红外光进行反射的光亮镀层,所述光亮镀层采用高反射率的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亮镀层反射火场的红外热辐射,降低壳体的温度;同时将光亮镀层采用高反射率材料,提高的消防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管道上连接有位于内腔内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循环泵出水端的单向阀和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内腔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冷却水箱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枭零部件科技(襄阳)有限公司;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易枭零部件科技(襄阳)有限公司;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