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9522.3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泱;郑凯;杨再同;吕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孙乳笋 |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 用户 操作 行为 信息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大数据领域或其它领域,方法包括:客户端在前端用户打开一设定网页之后,调用所述设定网页页头部分的监听器调用链接,进而加载第一事件监听器采集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客户端将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采集所述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该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只需要在网页的页头部分引入一个调用链接来加载调用监听器,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灵活配置要收集的信息,与业内方案相比,该方法平衡了代码埋点和无埋点的方案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选择,同时该方法对代码的侵入性较低,既有无埋点方案的大部分好处,也具有代码埋点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产品设计人员,实现用户需要的产品并针对用户使用习惯不断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在哪些功能停留时间最长,产生哪些行为以及遇到了什么异常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业界通常会通过数据埋点的方式来实现对用户习惯的收集,通过分析收集来的数据,设计人员可以了解用户的行为路径、建立用户画像,以此指导产品的优化。目前业内埋点方案主要分为如下两类:无埋点和代码埋点。无埋点顾名思义是手机用户的所有行为信息,统一上报并做筛选处理,省去了在具体操作代码处埋点的同时,带来了收集数据较多且杂乱的问题,给数据筛选和行为识别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代码埋点与无埋点正相反,需要在每个需要收集的行为处都写好对应的埋点代码,虽然这样能够精确收集所需信息,但是需要在代码中编写大量的信息收集逻辑,对代码侵入性较高,尤其是存量应用接入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如上述描述可以得知,目前业界的代码埋点和无埋点都存在较大的短板,用户需要面对开发成本高和数据杂乱的两难选择,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由客户端执行,包括:
在前端用户打开一设定网页之后,调用所述设定网页页头部分的监听器调用链接,进而加载第一事件监听器采集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
将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采集所述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还包括:
扫描所述网页的页面代码,确认所述页面代码中各页面元素相应位置处是否存在预设类名,并基于所述预设类名触发对应的第二事件监听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类名触发对应的第二事件监听器,包括:
解析所述预设类名,得到需要监听的前端用户操作行为事件;
根据所述前端用户操作行为事件,调用对应的第二事件监听器采集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由服务器执行,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操作行为信息,其中,所述客户端在前端用户打开一设定网页之后,调用所述设定网页页头部分的监听器调用链接,进而加载第一事件监听器采集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行为信息采集方法还包括:
接收需要采集的操作行为事件,进而生成客户端js文件,其中,所述客户端js文件内存储监听器调用链接;
将所述客户端js文件添加至一设定网页页头部分;
在所述设定网页的页面代码中各页面元素相应位置处添加预设类名。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用户的操作行为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操作行为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9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石转运系统
- 下一篇:异常账簿处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