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单元、杀菌面罩、杀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981.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彭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时空(苏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单元 面罩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杀菌单元、杀菌面罩、杀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管体、沿轴向线性排列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若干环形透镜、以及贯穿于所有所述环形透镜中央的紫外光源,所述管体内壁表面与所述环形透镜曲面表面之间形成通气的进气通道,所述紫外光源的光线被所述环形透镜折射至所述进气通道内且沿轴向依次形成有高能量分布区域与中等能量宽分布区域。本发明便于携带,在保障呼吸通畅的前提下,利用使用者呼吸过程将吸入空气中的细菌杀灭,实现灭菌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杀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单元、杀菌面罩、 杀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口罩设计也不能100%隔绝细菌,因为口罩薄了,呼吸容易了,但是 隔离效果就不好了,即使口罩厚,隔离效果好,但是病毒依旧是活体吸附在 口罩上,离人体很近,摘口罩的时候,或者通过口罩与别的物件或人的接触, 依旧会传染,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点。因此,如何在保障人们自由呼吸 的前提下,隔离病毒并且杀灭病毒是一大技术难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杀菌单元、杀菌面罩、杀菌系统及其控制 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单元,便于携带,在保障呼 吸通畅的前提下,利用使用者呼吸过程将吸入空气中的细菌杀灭,实现灭 菌功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杀菌单元,其包括管体、 沿轴向线性排列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若干环形透镜、以及贯穿于所有所述 环形透镜中央的紫外光源,所述管体内壁表面与所述环形透镜曲面表面之 间形成通气的进气通道,所述紫外光源的光线被所述环形透镜折射至所述 进气通道内且沿轴向依次形成有高能量分布区域与中等能量宽分布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高能量分布区域的能量密度A大于或等于4mW/cm2;所 述中等能量宽分布区域的能量密度为1/4A~1/2A。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光源为低压汞灯、UVC LED灯、Xe光源、或XeAr 光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紫外光源为灯带或灯管结构。
进一步的,位于前面设定数量的所述环形透镜折射出来的紫外光光能 量分布密度大于后面其他所述环形透镜折射出来的紫外光光能能量分布密 度;且位于前面设定数量的所述环形透镜折射出来的紫外光光能量分布线 形呈尖窄分布,位于后面其他所述环形透镜折射出来的紫外光光能量分布 线形呈宽胖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个所述环形透镜对应区域的能量密度为其它环形透镜 对应区域的能量密度的四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透镜连续排列,或者中间间隔设定距离排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杀菌单元的杀菌面罩, 其包括能容纳人体头部且形成一个密闭呼吸空间的面罩本体、设置在所述 面罩本体上且与所述呼吸空间连通的若干连通管、以及所述杀菌单元,部 分或全部所述连通管上连接设置有所述杀菌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杀菌单元的杀菌系统,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杀菌单元、控制所述紫外光源开启或关 闭的电子开关、控制所述电子开关导通或断开的控制单元、电池单元、与 所述控制单元电连通的呼气延时器和吸气延时器、以及检测使用者呼吸频 率形成呼吸曲线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的呼吸传感器,所述紫外光源与所述 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单元电连通,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传感器通过蓝牙与安装有控制程序的移动终端电 信号连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信号连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杀菌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 括以下步骤:
1)利用呼吸传感器检测呼吸者的呼吸并形成呼吸曲线,根据所述呼吸 曲线获取呼吸频率参数、每一个呼吸周期中吸气开始时间参数与呼气开始 时间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时空(苏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时空(苏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