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6771.7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涂勋城;彭健钧;林奇葳;许仲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影像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包括N个投影器以及一控制器;其中,
所述N个投影器分别依据N个影像资料投射出N个子影像,其中所述N个子影像依序串接并形成环景影像,并且各所述子影像具有子影像重叠区域,以使所述N个子影像中相邻的二子影像部分地重叠,以及使所述N个子影像中的第一子影像与第N子影像部分地重叠;以及
所述控制器接收原始影像,复制所述原始影像的第一边缘的第一边缘区域影像至所述原始影像的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以产生对应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的延伸影像,所述控制器对包含所述原始影像与所述延伸影像的调整后影像进行切分以产生所述N个影像资料,所述N个影像资料分别传送至所述N个投影器;
其中,各所述影像资料具有对应于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的重叠区域影像资料,并且N是大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以调整所述重叠区域影像资料的亮度信息,以使各所述子影像在对应的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的亮度朝各所述子影像的边缘方向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子影像的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占各所述子影像的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还包括:
N个摄像器,分别对应所述N个投影器被设置,用以分别依据朝对应的所述投影器的投射方向进行拍摄,以产生N个撷取影像,其中各所述撷取影像中包括对应各所述投影器所投射出的所述子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以:
在显示阶段,依据子影像重叠范围信息来切分所述调整后影像以产生所述N个影像资料;以及
在初始化阶段,透过使所述N个投影器投射N个测试影像以及使所述N个摄像器进行拍摄,以经由分析所述N个撷取影像来获取所述子影像重叠范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试影像的边缘区域具有至少一测试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测试影像具有阵列式格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以对各所述撷取影像执行变型校正,其中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不包括因执行所述变型校正所产生的黑画面区域。
9.一种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N个投影器以及一控制器,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由所述控制器接收原始影像,并复制所述原始影像的第一边缘的第一边缘区域影像至所述原始影像的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以产生延伸影像;
由所述控制器对包含所述原始影像与所述延伸影像的调整后影像进行切分以产生N个影像资料,所述N个影像资料分别传送至所述N个投影器;以及
由所述N个投影器分别依据所述N个影像资料投射出N个子影像,其中所述N个子影像依序串接并形成环景影像,并且各所述子影像具有子影像重叠区域,以使所述N个子影像中相邻的二子影像部分地重叠,以及使所述N个子影像中的第一子影像与第N子影像部分地重叠;
其中,所述延伸影像对应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各所述影像资料具有对应于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的重叠区域影像资料,并且N是大于1的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环景影像的显示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控制器调整所述重叠区域影像资料的亮度信息,以使各所述子影像在对应的所述子影像重叠区域的亮度朝各所述子影像的边缘方向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7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破障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单片异质集成结构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