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接缝渗漏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657.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潘艳;周杨;雷鸣;慈晓;陶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史光伟;张迎新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综合 接缝 渗漏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接缝渗漏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信号接收设备;信号发送设备,其与信号接收设备连接;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极,装设于管廊通道的内壁上且在管廊拼接缝的两侧;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极的一极;电源,装设于电极的另一极与所述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之间。通过该装置及方法,达到了长期、长距离监测管廊接缝,代替人工巡检;设计合理,降低了监测、维护成本;无论接缝处渗漏处发生在何处,都可以准确、迅速的向总控室传输电信号;发生渗漏后,可准确定位渗漏的接缝位置,可计算最佳的渗漏维修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接缝渗漏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各地大力建设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属于百年工程,对耐久性有着很高的要求。预制综合管廊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管廊在后期使用中,难免出现各类病害。管廊长期受地下水侵蚀、不均匀沉降与地上载荷作用等因素作用,极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水,渗水是管廊接缝病害的早期现象,及时发现渗漏点,并修补堵漏非常重要。若轻微的渗水未能够及时处理修补,不但影响管廊的功能性使用,还会影响管廊结构的耐久性。管廊作为一种容纳城市各种市政管线的地下设施,一般长度可达数十公里,人力巡检费时费力,且地下情况复杂,不能提前判断险情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接缝渗漏监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接缝渗漏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设备;
信号发送设备,其与所述信号接收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电极,装设于管廊通道的内壁上且在管廊拼接缝的两侧;
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极的一极;
电源,装设于所述电极的另一极与所述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接收设备,包括:
计算机;
信号接收器,装设于所述计算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管廊拼接缝数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形状和管廊内壁与所述管廊拼接缝平行的切面相同,且大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每一极为封闭圈。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与所述管廊的通道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与所述管廊拼接缝平行。
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接缝渗漏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管廊拼接缝处的进行编号,其中,每个所述管廊拼接缝的编号不一样;
将电极安装在管廊通道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管廊拼接缝的两侧,其中,将两个所述电极沿所述管廊拼接缝附近的所述管廊通道的内壁粘贴一周;
将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进行设置,使所述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与所述管廊拼接缝的编号一一对应;
若发生渗漏,所述管廊拼接缝处渗出的水渍使所述管廊拼接缝两侧的所述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无线网络信号发生器工作,产生信号,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发出报警信号,定位渗漏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