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升力体迎风面自由变形的参数化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444.1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丰志伟;张斌;黄浩;杨涛;张青斌;葛建全;张国斌;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F30/28;G06F111/04;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升力 迎风 自由 变形 参数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升力体迎风面自由变形的参数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提取升力体的模型的迎风面与纵对称面的交线为第一控制边界,提取迎风面与前缘的交线为第二控制边界,根据控制边界在升力体模型全局坐标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升力体迎风面自由变形的参数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强等优势,是未来飞行器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升力体是这类飞行器常用的气动布局形式。升力体布局的性能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航程和机动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升力体布局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1)基于乘波思想设计迎风面型面,在基于工程约束设计背风面型面;(2)基于模型法生产飞行器的多个横截面,再形成飞行器表面。随着对滑翔飞行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前者在满足飞行热环境方面存在困难,后者在精细化设计方面面临挑战。就要求升力体的参数化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工程约束适应性,还要能够实现表面的精细化控制。
针对升力体迎风面的参数化方法需要满足前缘半径和载荷装填等工程约束,并能以较高的精度拟合迎风面外形。但现有的自由变形(FFD)方法通常需要建立变形部件所有模型节点与控制体控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运算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点进行映射和反向映射,存在计算量较大,变形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计算量的、提高变形效率的用于升力体迎风面自由变形的参数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用于升力体迎风面自由变形的参数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升力体的升力体模型的全局坐标系,确定升力体迎风面待变形部分网格;所述全局坐标系的原点位于升力体头部,
提取所述迎风面与纵对称面的交线为第一控制边界,提取所述升力体的外轮廓线为第二控制边界;所述外轮廓线为形成所述升力体模型俯视图外轮廓线的迎风面部分的连线;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边界和所述第二控制边界在
根据所述迎风面待变形部分网格的网格点的全局坐标计算所述网格点的局部坐标,根据所述控制点的全局坐标得到所述控制点的局部坐标,根据所述网格点的局部坐标和所述控制点的局部坐标,构建所述网格点与所述控制点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局部坐标系的方向分别与全局坐标系的方向重合;
通过设置所述控制点沿方向的变形量,得到所述网格点沿
将所述变形后的网格点坐标与预先设置的载荷几何约束进行比较,当不满足所述载荷几何约束时,根据牛顿迭代法调整所述控制点沿方向的变形量,直到所述变形后的网格点坐标满足所述载荷几何约束,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