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井用井口电缆导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6111.9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济;潘保芝;郭宇航;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11/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井口 电缆 导向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井用井口电缆导向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和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框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安装框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电缆导引通道,每个第一电缆导引通道底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电缆导引通道且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与第二电缆导引通道圆弧过渡并通过铰接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电缆导引通道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且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上设置有角度调节丝杆,角度调节丝杆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螺套且角度调节螺套侧部与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侧壁上下滑动配合,角度调节螺套侧壁上设置有顶端与之铰接的调节推拉杆,调节推拉杆底端部与连接柱相铰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其对电缆导入测井内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及便于调节其导入的方向,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测井用井口电缆导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之一。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第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生产测井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再在进行井口测井过程中,需要将电缆放入井内,一般通过滑轮进行放置。
现有的测井装置在井口电缆导向时,通过滑轮进行电缆的导向深入,电缆存在摆动情况的发生,增加了电缆和滑轮的摩擦,以及电缆裸露在外侧而其表皮容易腐蚀及损坏,以及测井下部井口转向而不易电缆引导方向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井用井口电缆导向固定装置,以达到上述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井用井口电缆导向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和固定支架,所述安装框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安装框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电缆导引通道,每个第一电缆导引通道底端部均设置有第二电缆导引通道且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与第二电缆导引通道圆弧过渡并通过铰接座相铰接,所述第二电缆导引通道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且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上设置有角度调节丝杆,角度调节丝杆上设置有与之螺旋配合的角度调节螺套且角度调节螺套侧部与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侧壁上下滑动配合,所述角度调节丝杆端部通过轴承座与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侧部转动连接,角度调节丝杆顶端连接有角度调节电机,角度调节螺套侧壁上设置有顶端与之铰接的调节推拉杆,调节推拉杆底端部与连接柱相铰接,所述第一电缆导引通道内部和第二电缆导引通道内部上均设置有位于两者铰接处的固定转辊和侧端口,所述侧端口处安装有压辊组件,每个第一电缆导引通道顶端部均设置有端部固定座且端部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上导引辊;
所述第一电缆导引通道顶端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板且安装横板两端设置均设置有导向安装套,每个导向安装套滑动套在安装框架支杆上并通过设置在导向安装套上的紧固螺栓紧固;
所述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与安装横板转动连接,每个导向安装套侧壁上均设置有朝向第一电缆导引通道外壁的气缸且气缸端部设置有限制弧形压片,所述限制弧形压片内壁上设置多个凸起;
所述安装框架两端均设置有底托板且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丝杆和竖向导杆,所述高度调节丝杆下端螺栓贯穿同侧的底托板并与固定底板上端面转动连接,竖向导杆底端滑动贯穿另一个底托板并与固定底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丝杆顶端由设置在固定支架顶端的高度调节电机驱动旋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压辊组件包括铰接曲柄和压辊支架,所述压辊支架置于侧端口内部,铰接曲柄与压辊支架一端固定且铰接曲柄另一端与第一电缆导引通道侧壁相铰接,导引压辊通过杆轴安装在压辊支架上并与固定转辊相对应,压辊支架远离铰接曲柄的端部通过螺栓与侧端口边侧壁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扬声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