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件的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5831.3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吕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吕聚 |
| 主分类号: | B24B9/08 | 分类号: | B24B9/08;B24B41/04;B24B47/12;B24B47/20;B24B47/22;B28D1/14;B28D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1199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件的加工工艺,包括: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四边打磨:将退火过的玻璃件放在卧式玻璃件加工生产装置上对其四边进行打磨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玻璃装饰行业的日益发展,玻璃装饰品种类繁多,加工的形状各异,玻璃的加工设备种类繁杂。其中,玻璃磨边是裁剪下来的玻璃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实际的加工生产中,往往需要同时对一块矩形的玻璃的两个边或者四个边都要进行磨边处理,而现有技术一次只能对玻璃的一边进行磨边,对于进行两边或四边的磨边处理需要分两次或四次进行加工,同时由于玻璃尺寸大小不同,在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玻璃进行加工时,需要重新对加工装置进行调试,费时费力,并且在打磨过程中很容易对玻璃的非打磨位置产生磨痕。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玻璃件的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玻璃件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件的加工工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
B.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
C.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
D.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
E.四边打磨:将退火过的玻璃件放在卧式玻璃件加工生产装置上对其四边进行打磨处理;
上述玻璃件的加工工艺步骤E中的卧式玻璃件加工生产装置包括:
架体,架体包括板体、矩形挡板和多个支撑腿,矩形挡板与板体固定连接,支撑腿固定连接于板体底面;
打磨部,打磨部包括主动轮、支撑柱和多个均匀分布的打磨件,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板体中心位置,主动轮位于支撑柱下端且其与主动轮转动连接;
打磨件包括矩形件体、活动板、活动组件、固定板、打磨组件、齿轮和弹性传动组件;
矩形件体下端中空,其上侧设有条型孔和矩形槽弹性传动组件固定连接于矩形件体底部,且齿轮与其转动连接,活动组件一端由矩形槽穿入并固定连接于矩形件体底壁上,另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条型孔底壁上,且固定板上设有矩形内凹槽,打磨组件活动连接于矩形内凹槽内侧;
打孔固定部,打孔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板体上表面后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打孔固定部包括竖杆、第一转动圈、横杆、第二转动圈、过渡板、打孔装置和中空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吕聚,未经李吕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5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