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原子氧化油加工反应釜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5566.9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章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健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J19/00;F21V33/00;B01D53/26;A01N59/0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氧化 加工 反应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原子氧化油加工反应釜设备及方法,其包括:设备本体,所述的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上部端包括加料口、压力表、灯光照明孔一、备用接口、搅拌器电机、臭氧检测仪接口、气水分离器、降解器、气水分离器接口、灯光照明孔二和热风吹入口,所述的反应釜内部端包括搅拌叶轮、发泡石和冷却水,所述的反应釜下部端包括温度表、出料口和出料阀门,所述的反应釜下部端一侧设置有进气阀门,在所述的反应釜身部设置有观察窗;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设备可自动进出料,在加工过程和低温环境中防止发生凝固,氧化反应效率高,使臭氧浓度达到最佳,提高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原子氧化油加工反应釜设备及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杀菌剂,它在杀菌方面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可以杀灭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多种细菌、病毒、微生物,在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的结构,使其失去生存能力。臭氧在空气中不稳定,会很快分解成氧气。为使臭氧稳定,可以把臭氧溶入油中,制成臭氧油。
目前的制备臭氧油的混合设备,主要使用曝气法使臭氧与油相混合,这种方法效率比较低,一方面气体与油的接触时间短,会有大量臭氧气未能与油充分接触就逸散掉,另一方面由于臭氧与油反应放热,油温上升会使臭氧分解,从而降低生产效率,由于技术缺陷,获得的臭氧油纯度不高,且生产效率低下,致使臭氧油产量低下,且整体品质不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三原子氧化油加工反应釜设备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设备可自动进出料,在加工过程和低温环境中防止发生凝固,氧化反应效率高,使臭氧浓度达到最佳,提高生产质量的三原子氧化油加工反应釜设备及方法。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三原子氧化油加工反应釜设备及方法,其包括:设备本体,所述的设备本体上设置有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上部端包括加料口、压力表、灯光照明孔一、备用接口、搅拌器电机、臭氧检测仪接口、气水分离器、降解器、气水分离器接口、灯光照明孔二和热风吹入口,所述的反应釜内部端包括搅拌叶轮、发泡石和冷却水,所述的反应釜下部端包括温度表、出料口和出料阀门,所述的反应釜下部端一侧设置有进气阀门,在所述的反应釜身部设置有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内表面设置有隔离层,其隔离层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表与所述的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器电机与所述的搅拌叶轮之间连接设置有旋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水分离器接口接入冷凝器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泡石采用多点发泡石均匀鼓泡将臭氧气体与橄榄油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表与所述的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加工步骤为:医用氧气—臭氧发生器—反应釜(橄榄油)—氧化反应—添加剂—三原子氧化油(臭氧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医用氧气作为产生臭氧的气源,浓度设置在120mg-150mg之间,用金刚石烧结的发泡器在橄榄油中鼓泡进行氧化,每1000克橄榄油中要包裹进14克以上的臭氧;另外所述的添加剂设置为2-5‰的芳香剂、3-5‰的抗凝剂和1-3‰的渗透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设备可自动进出料,在加工过程和低温环境中防止发生凝固,氧化反应效率高,使臭氧浓度达到最佳,提高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健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健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5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