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安全登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15328.8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陶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信易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陈江 |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安全 登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安全登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射频识别技术RFID标签通过读写器传给认证中心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验证通过后,使用Trivium算法进行数据加密传输;使用Trivium算法进行数据解密;所述认证中心和待访问计算机通信,认证中心依据RFID标签的用户信息及访问权限解锁待访问计算机,并开放相应权限文件夹。本发明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安全可信的应用,易于技术推广;使用独特的身份认证机制,通过双向认证保障了RFID标签和读写器的安全;存储信息格式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标记语言,便于数据的扩展性,发送数据采用整合压缩算法,便于容量扩充,对大容量数据传输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计算机安全登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之后,物联网的相关技术被广泛关注,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物联网应用中一种用于实施感知的重要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通信技术,该方式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具有准确率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耐高温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商品防伪、支付或者发放票券、图书管理及多媒体教学管理等场景。
目前业界应用的RFI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RFID标签、读写器和后台系统,其工作原理为: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后,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通过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于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RFID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后台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随着RFID技术的深入推广,其隐私性和安全性等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通用RFID标签不需经它的拥有者允许便直接响应读写器的查询,如果用户带有不安全标签的产品,则可能出现用户没有感知的情况下被附近读写器读取,用户敏感信息或位置信息被非法盗用的风险极大。
在RFID实际应用中,RFID标签、网络、数据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读写器、RFID标签和数据采集端称为前端数据采集部分,数据采集终端和后台数据处理之间的通信称为后端数据传输,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于前端的数据采集部分,但数据传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依然能引起重大损失。为解决计算机登录认证带来的安全隐患,业界通常通过集成专用保密硬件电路、FPGA芯片或安全SOC芯片等方式,该方案成本较高,适用于军用及安全保密领域,但在民用信息技术领域的推广上,尤其是通用计算机的安全认证实现上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综合考虑RFID技术前后端安全问题及降低成本的需要,提出一种使用集成Trivium算法的RFID技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安全登录的方法,Trivium作为一种基于硬件的流密码算法,是欧洲流密码工程eSTREAM的最终胜选算法之一,具有设计简洁,兼顾安全、速度和灵活等特点,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效的密钥恢复攻击算法,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方式实现用户的身份认证及权限开放,以较高性价比和安全性的方案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安全登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RFID标签通过读写器传给认证中心进行身份验证;
S2、所述身份验证通过后,使用Trivium算法进行数据加密传输;
S3、使用Trivium算法进行数据解密;
S4、所述认证中心和待访问计算机通信,认证中心依据RFID标签的用户信息及访问权限解锁待访问计算机,并开放相应权限文件夹。
所述S1步骤包括:
S11、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识别范围,读写器向其发送请求认证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信易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信易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5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