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煤废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4334.1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中科催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52;C02F1/66;C02F1/28;C02F1/5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宁波成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6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煤 废水处理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煤废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洗煤废水处理剂包括改性分子筛粉、聚丙烯酰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表面活性剂和过氧化氢;所述改性分子筛粉由分子筛粉和氧化钙组成,其孔隙内含有氧化钙;所述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选自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阴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两性淀粉衍生物絮凝剂、阳离子木质素絮凝剂、阴离子木质素絮凝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的洗煤废水处理剂通过聚丙烯酰胺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及改性分子筛粉的配合使用,减少了聚丙烯酰胺的用量,没有额外引入铁、铝等金属离子,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水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煤废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洗煤是通过水流的冲击作用把不同成分、不同比重的原煤分出不同等级,并除去尘土和废石,降低灰分和硫分含量的煤炭加工环节,洗煤会产生大量的洗煤废水。洗煤废水具有SS高、COD浓度高、ζ电位极负、呈弱碱性、颜色为黑墨色,还含有S、Fe等特点,其不均有悬浊液的性质,还有胶体的性质,污染重、处理难度大,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悬浮物严重超标,会淤塞河道,妨害生物生长,并且煤的染色作用还会造成景观污染,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才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
针对洗煤废水的净化处理,选择合适的处理剂是关键因素,现有技术普遍使用的处理剂有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等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絮凝净化效果最好,但是其具有强的神经毒性和致癌性,不够安全环保,需要尽量减少其用量、避免单一使用,聚合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铁等的絮凝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并且含铁、铝的无机盐絮凝剂会增加水的含铁、铝量,这对于进一步净化水质是不利的。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控制外排废水中的铁、锰等金属元素的含量也逐步成为水质环境监控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也不宜大量使用,而金属铝离子大量存在于水中会引发老年痴呆症等疾病,也应当尽量控制其在水中的含量。
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并提供绿色环保的新型洗煤废水处理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洗煤废水处理剂,该洗煤废水处理剂通过聚丙烯酰胺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及改性分子筛粉的配合使用,避免单一使用聚丙烯酰胺,有助于减少其用量,没有引入铁铝等金属离子,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水净化效果。
一种洗煤废水处理剂,其包括改性分子筛粉、聚丙烯酰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表面活性剂和过氧化氢;
所述改性分子筛粉由分子筛粉和氧化钙组成,孔隙内含有氧化钙;
所述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选自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阴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两性淀粉衍生物絮凝剂、阳离子木质素絮凝剂、阴离子木质素絮凝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的洗煤废水处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分子筛粉5~20份、氧化钙10~35份、聚丙烯酰胺20~50份、天然高分子絮凝剂10~30份、表面活性剂1~6份、过氧化氢0.5~4份。
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分子筛粉8~15份、氧化钙15~26份、聚丙烯酰胺25~40份、天然高分子絮凝剂18~25份、表面活性剂2~5份、过氧化氢1~2.5份。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包括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阴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和阳离子木质素絮凝剂,其重量配比为(1~6)∶1∶(0.7~1.1),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其重量配比为(2~4)∶1∶(0.8~1)。
作为一种示例,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苯乙基酚聚氧乙烯(n=15~30)醚、十二烷基苯磺酸、乙二醇、异丙醇、α-烯基磺酸钠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以上所述的洗煤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所述洗煤废水处理剂的各组分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中科催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滨州中科催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