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4217.5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5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市高创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3/02 | 分类号: | B22C23/02;B22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模具 表面 脱模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前准备好铸造模具和内镶边模(4),并对铸造模具和内镶边模(4)的表面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将内镶边模(4)匹配安装至铸造模具内;
S2、通过铸造模具内镶嵌的形变脱模机构向铸造模具和内镶边模(4)的空隙内注入脱模剂;
S3、对铸造模具和内镶边模(4)进行预热,并促使脱模剂成膜后,取出内镶边模(4)开始注料铸造;
S4、铸件成型后,控制形变脱模机构向内形变收缩,与铸件之间形成脱模空隙;
S5、继续通过形变脱模机构向脱模空隙中注入洁模剂,触发脱模动作,然后取出铸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脱模机构包括双态复合板(1)、感知球(2)和注料管(3),所述铸造模具内壁上开设有与双态复合板(1)相匹配的平贴槽,所述感知球(2)镶嵌于双态复合板(1)远离内镶边模(4)的一端,所述注料管(3)镶嵌于感知球(2)内,所述双态复合板(1)上开设有与注料管(3)相匹配的注射孔,且注料管(3)一端延伸至注射孔内另一端延伸至铸造模具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S4中通过磁场的方式控制形变脱模机构分别向外侧和内侧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态复合板(1)包括定形板(11)和相变包(12),所述相变包(12)连接于定形板(11)远离内镶边模(4)的一端,所述相变包(12)内填充有电流变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球(2)包括对称连接的固定半球(21)和中空半球(22),所述中空半球(22)内填充有多个脱模微球(5),所述中空半球(22)靠近定形板(11)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半球(2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中空半球(2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基础管(31)、过渡管(32)和注射管(33),所述注射管(33)的直径大于基础管(31)并与注射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过渡管(32)的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分别与基础管(31)和注射管(33)保持一致,且呈过渡状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微球(5)包括外冲击球(51)、内共振球(52)以及水溶柱(53),所述内共振球(52)填充于外冲击球(51)内,所述水溶柱(53)镶嵌连接于外冲击球(51)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冲击球(51)和内共振球(52)均采用高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且外冲击球(51)的内径与内共振球(52)的外径比为1.5-2:1,所述外冲击球(51)的外径小于基础管(31)和注射管(33)的外径之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内表面易脱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柱(53)采用泡腾崩解剂挤压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市高创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市高创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2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