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高效成熟蜜蜂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3840.9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 主分类号: | A01K47/00 | 分类号: | A01K47/00;A01K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高效 成熟 蜜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高效成熟蜜蜂房,包括蜂房本体,蜂房本体包括养蜂房和操作间,其中养蜂房和操作间之间设有隔墙,且隔墙上开设有观察窗和传送门,养蜂房和操作间内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养蜂房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面板和土壤温湿传感器,养蜂房内地面设有用于放置蜂箱的蜂箱台,养蜂房的墙体开设有数个通蜂口和百叶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实现山地蜜蜂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智慧化发展,适应山地复杂环境;2、实现蜂蜜山地高效养殖,便于集中管理,节约开支,降低劳动成本;3、利用科学养殖技术,成熟蜜浓度高、产量稳、管理更容易、不伤蜂;4、提高山地利用率,有助于生态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地高效成熟蜜蜂房。
背景技术
传统养蜂规模小而散,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风险高;养蜂模式主要为“大转地”放蜂,每年由南向北“追花夺蜜”。近年来,科学养蜂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养蜂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和提高,再次将国内蜂蜜产业推向了发展浪潮。我国蜂蜜产业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发展方向。
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
1、现有技术中养蜂模式主要为“转地”放蜂,每年上演“追花夺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2、而且在“转地”放蜂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闷蜂,散蜂,蜂病容易交叉感染。
3、蜂箱由于长期暴露在外,污损严重,加大蜂群染病几率,降低蜂蜜波美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高效成熟蜜蜂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高效成熟蜜蜂房,包括蜂房本体,其结构要点在于:蜂房本体包括养蜂房和操作间,其中养蜂房和操作间之间设有隔墙,且隔墙上开设有观察窗和传送门,养蜂房和操作间内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养蜂房的屋顶安装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面板,且养蜂房的地面安装有土壤温湿传感器,养蜂房内地面靠近墙体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放置蜂箱的蜂箱台,且蜂箱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养蜂房的墙体位于蜂箱台的上方的位置开设有数个通蜂口,且养蜂房的墙体位于通蜂口的上方的位置设有百叶窗,操作间设有控制器和UPS电源,其中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监控摄像头、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土壤温湿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测重传感器信号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5G网络与大数据平台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的,蜂房本体由轻钢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养蜂房的墙体由防潮保温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养蜂房设有蜂场大门。
作为优选的,操作间的墙体由硬质PVC板材制成。
作为优选的,操作间设有操作间大门和操作间窗户。
作为优选的,蜂箱台沿养蜂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蜂箱台高度不低于 10cm。
作为优选的,数个通蜂口沿养蜂房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其中通蜂口的内直径不小于10cm,且数个通蜂口具有至少两种颜色。
作为优选的,百叶窗的安装高度不低于1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实现山地蜜蜂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智慧化发展,适应山地复杂环境;
2、实现蜂蜜山地高效养殖,便于集中管理,节约开支,降低劳动成本;
3、利用科学养殖技术,成熟蜜浓度高、产量稳、管理更容易、不伤蜂; 4、提高山地利用率,有助于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3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