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3780.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戴亚康;张润;耿辰;戴斌;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76/14;H04L6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议 并发 蓝牙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云服务器、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至少一个待配对设备,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中的蓝牙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子模块,每个蓝牙子模块采用独立的线程;终端设备通过蓝牙与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连接,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通过扫描待配对设备,云服务器对设备的关联信息进行解析后返回到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配置待配对设备的关联信息,匹配成功后建立待配对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连接,进行信息传输,其中,一个蓝牙子模块连接至少一个待配对设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完成对多个设备进行并发式操作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蓝牙技术作为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通过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的移动设备建立无线通信环境,目前,常见的智能蓝牙技术使用的是基于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的关联组网来实现智能蓝牙的通讯技术,在蓝牙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间需要匹配关联来保证其稳定有序的通信,而且移动设备在长时间连接状态下会增加对其的消耗,存在不能对多个设备进行并发式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多个设备进行并发式操作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协议并发的蓝牙智能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云服务器、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至少一个待配对设备,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中的蓝牙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蓝牙子模块,每个蓝牙子模块采用独立的线程;
终端设备通过蓝牙与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连接,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通过扫描待配对设备,云服务器对设备的关联信息进行解析后返回到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配置待配对设备的关联信息,匹配成功后建立待配对设备与终端设备的连接,进行信息传输,其中,一个蓝牙子模块连接至少一个待配对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关联信息包括:待配对设备名称、设备Mac地址、设备信号强度及设备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通过扫描待配对设备与其建立匹配关联,并把关联信息发送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关联信息进行解析后返回到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当待配对设备处于匹配连接状态中,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对每个连接的设备依次进行处理,同时对每个连接的待配对设备关联信息进行存储;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在预设时间内将接收的关联信息的解析数据通过蓝牙上传至终端设备,其中,各个蓝牙子模块有独立的缓存池,将关联信息解析完成但未上发的信息进行缓存。
在一实施例中,云服务器根据预设的数据规范将关联信息转化为字符串,通过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传递至终端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多协议并发智能蓝牙模块包括:
蓝牙协议模块,用于选择需要使用的蓝牙协议;
设备品牌模块,用于选择连接的设备的品牌、型号,通过预先设置的信息检索相关品牌、型号的蓝牙协议进行分配;
设备类型模块,用于记录连接设备的历史记录,通过搜索同类型设备,自行匹配同种类型的蓝牙协议;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智能蓝牙的名称、用户名、密码、查看信息;
蓝牙模块,用于单独对某一蓝牙子模块连接的设备发送信息,查看每个子模块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连接设备信息,连接时长与连接时间内的缓存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一个蓝牙子模块连接待配对设备的台数不大于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牙智能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3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