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印刷线路板及采用离子注入方式制作线路板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12713.7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4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业;甘颖燕;甘世信;曹爱华;许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联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H05K3/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印刷 线路板 采用 离子 注入 方式 制作 方法 | ||
1.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所述第一基层板(1)与第二基层板(2)之间形成有变形间隙,第一基层板(1)与第二基层板(2)上开设有连通的安装孔(11),同时于安装孔(11)内穿设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制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分离的第一限位头(33)和第二限位头(34),所述连接柱(3)上周侧设置有位于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之间的柔性垫板(4),所述第一基层板(1)与第二基层板(2)之间通过柔性垫板(4)形成一个变形间隙,所述连接柱(3)包括第一柱体(31)以及第二柱体(32),其中第一柱体(31)内部具有穿孔(311),第二柱体(32)活动穿设在穿孔(311)内,所述柔性垫板(4)设置在第一柱体(31)的一端,所述第一柱体(31)外还套设柔性环垫(5),所述第一柱体(31)上开设连通至穿孔(311)内轴向通槽(312),所述柔性环垫(5)上设置有穿入轴向通槽(312)并与第二柱体(32)相连的连接块(51),所述第一柱体(31)内还设置有驱动第二柱体(32)及柔性环垫(5)始终具有向柔性垫板(4)靠近的弹性件(6),所述第一基层板(1)与柔性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层板(2)与柔性环垫(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1)内还设置有与穿孔(311)横截面相适配的环形垫片(7),所述弹性件(6)通过环形垫片(7)施力于第二柱体(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槽(312)于第一柱体(31)上开设有两道,两所述轴向通槽(312)对称分布的第一柱体(31)上,所述连接块(51)伸入穿孔(311)内的长度不大于环形垫片(7)的环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32)上开设有供连接块(51)卡入的卡槽(321),所述卡槽(321)的深度不小于连接块(51)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头(33)具有螺纹连接在第一柱体(31)内部的限位板(331),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331)相抵,另一端抵接于环形垫片(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31)上设置有供弹簧绕设的定位柱(332),所述第二柱体(32)内部开设而有供定位柱(332)穿设的导向孔(322),所述定位柱(332)穿过环形垫片(7)的内圈穿入导向孔(322)内,所述导向孔(322)的直径大于定位柱(332)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头(34)为螺纹连接在第二柱体(32)外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头(34)与第一基层板(1)之间形成供第一基层板(1)与第二基层板(2)分离的分离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板(1)通过粘接与柔性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层板(2)通过粘接与柔性环垫(5)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垫板(4)与所述柔性环垫(5)通过粘接进行固定,柔性垫板(4)与柔性环垫(5)之间的粘结力小于第一基层板(1)与柔性垫板(4)以及第二基层板(2)与柔性环垫(5)之间的粘结力。
9.一种采用离子注入方式制作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将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混合陶瓷粉料和聚四氟乙烯粉末混合后成型烧结形成坯料,再将坯料车削为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
(2)根据电路设计所需在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上钻出电路孔,同时钻出安装孔(11);
(3)在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上注入铜离子,同时电路孔内表面层注入铜离子;再利用电镀方式在第一基层板(1)和第二基层板(2)有铜离子的地方沉积铜形成线路图;
(4)在安装孔(11)内装配第一柱体(31)和第二柱体(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联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联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27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