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2015.7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9/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吴志益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模块 管理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主控制器中设置Mipi控制模块统一管理主控制器与各个连接在同一Mipi上的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当主控制器发起一次Mipi通信时,将相关信息放入对应的Mipi控制模块中,由Mipi控制模块来管理;对相关信息按预先定义的各个Mipi上所连接的功能模块重要性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在主控制器上设置Mipi控制模块,当主控制器通过一个Mipi连接多个功能模块时,能根据重要性来控制主控制器与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ipi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要求手机摄像头像素越来越高同时要求高的传输速度传统的并口传输越来越受到挑战。提高并口传输的输出时钟是一个办法但会导致系统的EMC设计变得越来困难,增加传输线的位数是但是这又不符合小型化的趋势。采用Mipi接口的模组相较于并口具有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功耗低、抗干扰好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并在迅速增长。Mipi(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是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的缩写,是MIPI联盟发起的为移动应用处理器制定的开放标准。
目前移动终端上的很多功能模块都是通过通用的Mipi与主控制器相连接,从而使主控制器上一个Mipi连接多个功能模块,达到节省主控制器上的引脚资源的目的;然而这也同时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由于Mipi被多个功能模块所复用,主控制器与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Mipi通信时并不区分重要性,从而有可能存在低重要性的功能模块长期占用Mipi的情况,使高重要性的功能模块无法使用Mipi。例如,主控制器通过一个Mipi接口连接了BT芯片与WIFI芯片,一般而言因为NFC功能用于移动支付,因此对于实时性要求高,故NFC芯片的重要性高于WIFI芯片,若WIFI芯片有大量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连续占用Mipi 5秒,而在这5秒内用户进行的移动支付功能将无法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当主控制器通过一个Mipi连接多个功能模块时,能根据重要性来控制主控制器与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从而提升移动终端的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在主控制器中设置Mipi控制模块统一管理主控制器与各个连接在同一Mipi上的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
当主控制器发起一次Mipi通信时,将相关信息放入对应的Mipi控制模块中,由Mipi控制模块来管理;
对相关信息按预先定义的各个Mipi上所连接的功能模块重要性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Mipi号、模块编号、通信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对相关信息按预先定义的各个Mipi上所连接的功能模块重要性进行处理包括:
当接收到主控制器发起的新的Mipi通信时,根据新的Mipi通信中的相关信息获取对应的重要性X,如果当前正在进行Mipi通信则获取正在通信的模块编号对应的重要性Y,若X大于Y,则停止正在进行的Mipi通信,并将正在通信的模块编号及未通信完的数据暂时存储在Mipi控制模块,然后启动对于新的Mipi通信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终端复用模块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对相关信息按预先定义的各个Mipi上所连接的功能模块重要性进行处理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2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