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或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0708.2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华;陈怡豪;黎嘉杰;刘华涛;赵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10/0525;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磷酸 混合 过渡 金属 钠盐 制备 锂离子电池 离子 电池 中的 应用 | ||
1.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在制备锂离子电池或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的化学式为:NaxB3-xCyD2-yP3O11,其中B为K、Li、Ca、Rb、Cs;x的范围为0<x≤3;C、D为Mn、Sc、Ti、V、Cr、Fe、Co、Ni、Cu、Zn、Al、Mg、Ru、Rh、Tc、In、Mo,y的范围为0≤y≤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的化学式为Na3Mn2P3O11、Na2.8K0.2Mn2P3O11、Na3Mn1.6Ni0.4P3O11、Na3Mn1.6Fe0.4P3O11或Na3Mn1.8Ni0.2P3O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制备锂离子电池时,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制备锌离子电池时,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用于制备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前驱体:将有机螯合剂、钠源化合物、B源化合物、C源化合物、D源化合物、磷酸源化合物按NaxB3-xCyD2-yP3O11化学式中Na、B、C、D和P的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形成溶胶,将溶胶在水浴加热下搅拌直至液体蒸发并形成湿凝胶;
2)预处理:将步骤1)获得的湿凝胶在150℃以下空气气氛中烘干得到干凝胶,研磨得到粉末后,在空气、还原性气氛或惰性气氛中于200~400℃处理3~6h,自然冷却后研磨,得到粉末状材料;
3)烧结反应:将步骤2)处理的粉末状材料再次研磨均匀后,在空气、还原性气氛或惰性气氛中于500~700℃处理8~12h,自然冷却后得到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或碳包覆的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其中,空气时,得到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时,得到碳包覆的三聚磷酸混合过渡金属钠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螯合剂,包括柠檬酸、抗坏血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的物质的量为所加入的C源化合物和D源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的100%~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加入的物质的量为所加入的C源化合物和D源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的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