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级AB胶带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0411.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黄链;周晓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38;C09J4/02;C09J4/06;C09J18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黄晓明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ab 胶带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级AB胶带,依次包括离型层、丙烯酸压敏胶层、基材层、有机硅压敏胶层、底膜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丙烯酸类树脂a 50~8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类树脂b 5~20份、活性稀释剂单体20~50份、增粘树脂0.1‑3份,偶联剂0.01‑2份,光引发剂0.02~5份。本发明提供的光学级AB胶带可以适用于3D,4D,8D曲面屏幕的贴合,对玻璃的剥离力大小可以达到3500g/25mm以上,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防雾性能和排气性能,能有效克服曲面屏脱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级AB胶带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AB胶带是以纸、布或塑料薄膜等为基材,再在上述基材两表面分别均匀涂布不同压敏胶层制成的卷状胶粘带,一般是由基材、胶粘剂层、离型材料三部分组成的。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应用于钢化玻璃的AB胶,主要是以PET为基材,基材的一面是硅胶,基材的另一面是丙烯酸压敏胶。目前的AB胶带主要应用于普通的2.5D手机屏幕的保护,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手机屏幕不断在向3D,4D,8D曲面发展,而且曲面弧度更大,现有的AB胶带存在曲面处与钢化玻璃容易剥离的现象,这就需要开发更高剥离强度的AB胶带,对玻璃的剥离力达到3000g/25mm。
因此,为了满足进一步的需求,需要对现有的AB胶带进行改进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玻璃的剥离力达到3500g/25mm以上的光学级AB胶带。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级AB胶带,依次包括离型层、丙烯酸压敏胶层、基材层、有机硅压敏胶层、底膜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聚丙烯酸类树脂a 50~80份、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类树脂b 5~20份、活性稀释剂单体20~50份、增粘树脂0.1-3份,偶联剂0.01-2份,光引发剂0.03~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丙烯酸类树脂由质量百分比为40-87%的软单体、10-40%的硬单体、3-20%的功能单体本体聚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丙烯酸类树脂a的平均分子量为30-150万;所述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类树脂b的平均分子量为10-20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单体为具有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烷基包含直链或支链中的任一种,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丙烯酸月桂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四氢呋喃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单体选自含有羟基的单体、羧基的单体、酰胺基的单体、环氧基的单体、含氮的单体,具体包括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N-二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偶姻及其衍生物、苯偶酰及其衍生物、苯乙酮及其衍生物、α-羟烷基苯乙酮、α-胺烷基苯乙酮、酰基膦氧化物类光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粘树脂包括松香树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以及这些树脂的改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偶联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稀释剂单体包括异辛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