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0229.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伟;陈振国;宋朝鹏;李静浩;杨艳华;刘小伟;刘竞;孙敬国;李建平;冯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祝蓉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烟 烘烤 工艺 变黄期湿球 温度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建立新鲜烟叶指标参数与变黄期湿球温度判别模型;采收同一田块的待测烟叶若干,测定待测烟叶指标参数,计算各指标参数平均值,将待测烟叶的各指标参数平均值代入步骤S1的判别模型中,确定烟叶的变黄期关键点湿球温度,烟叶的指标参数为含水率值、叶绿素含量值、厚度值、叶基支脉宽度值、长宽比。本发明通过选用特定的烟叶指标参数建立判别模型,为不同品种的烟叶烘烤时的湿球温度选择提供了统一标准,烘烤人员只需测定若干简单的参数数据,即可得出变黄期最适宜的湿球温度条件,避免因湿球温度选择失误出现失水不够硬变黄或失水过多烤青等问题,采用该条件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鲜烟叶素质评价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烟叶的调制期间,叶片内部发生的复杂生理生化变化都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的,不同的温湿度条件影响到烟叶的失水状况,最终作用于生化过程。湿球温度能较好的反映出烤房内水分状况及烟叶生理反应温度,因此烤房内湿球温度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因子。
当前,对烟叶湿球温度的设定大多是在烘烤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阶段适宜湿球温度范围内,人为地根据烟叶状态进行设定,受到烘烤技术人员的常年积累的技术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一旦技术人员判断和设定失误,极其容易出现烤青、挂灰等烤坏烟现象,给烟农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对烟叶烤房的温湿度研究多以不同阶段、不同温湿度、升温速度、稳温时间对烟叶生理生化变化、烤后质量为主,变量较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未能将湿球温度设定与鲜烟叶的自身品质进行匹配。此外,我国不同烟区主栽品种、生态环境的差异,也增加了烟叶品质的判断难度,导致难以制定与烟叶精准匹配的湿球温度。
现有技术中,中国授权专利CN102283432A公开了一种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时间精确控制的方法,该发明依据现有物料干燥原理及烟叶干燥特征,建立涉及烟叶含水量、装烟密度及装烟量、温湿度及干湿球差、风机风量、烘烤时间等因素的烟叶干燥函数模型,根据不同品种,按此干燥模型分别乘以烟叶部位和烘烤各阶段失水调整系数,实现不同部位、不同品种、不同阶段烟叶失水速度的计算,进而实现各阶段烘烤时间的准确控制。但是,该发明并没有研究烟叶叶质重、长宽比、厚度、叶基部主脉宽度与烟叶变黄期各阶段湿球温度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该方法构建了鲜烟叶的含水率、叶质重、长宽比、厚度、叶基部主脉宽度与变黄期各阶段湿球温度的判别模型,根据不同脱水特性的烟叶的变黄期湿球温度进行精准选择,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一种烤烟烘烤工艺变黄期湿球温度的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新鲜烟叶的指标参数与变黄期湿球温度的判别模型;
S2、采收同一田块的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若干片,测定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的指标参数,并计算各指标参数的平均值,将待测烟叶的各指标参数平均值代入步骤S1的判别模型中,确定烟叶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湿球温度选择范围;
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指标参数为含水率值、叶绿素含量值、厚度值、叶基支脉宽度值、长宽比值。
本发明基于待测烟叶的各指标参数,建立烟叶指标参数与变黄期湿球温度的判别模型,再以该模型为依据,测定待测烟叶植株的烟叶的指标参数的平均值,代入模型中,从而计算得出待测烟叶的变黄期关键点湿球温度。含水率值、叶绿素含量值、厚度值、叶基支脉宽度值、长宽比值均为不含单位的数值。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是采用打孔器取10片叶片,置于快速水分测定仪中,干燥后读数即可。叶绿素含量采用SPAD手持叶绿素计对称测定烟叶主脉两侧叶尖、叶中、叶基部SPAD值。厚度值由叶片厚度仪测得。叶基支脉宽度值由数显卡尺测定距主脉2-3cm处第二支脉宽度。长宽比值通过测量待测烟叶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两者的比值得到。
优选地,步骤S1中的所述判别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包装的打印纸张自动胶装装置
- 下一篇:齿圈动态形变检测系统及评估方法